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微访谈 正文

“共话最美”·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之七

人格教育铸就“最美”

浙江在线
责任编辑 吴晔
2014年02月25日 14:03:17

更多

  体验“最美现象”的生命感动

  郑毅:可以说,大学从来就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那么大学生的这种思想状况与社会大环境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郁云琦:外在环境确实会对个体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大学生的道德养成绝非仅仅是大学的事情,还需要家庭教育与社会大环境的熏陶,大学生普遍接受了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与多元性,也乐于到这种丰富多彩的社会中去接受信息,或者说去参与社会。而且,现代大学教育的开放性,各种互联网媒介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当比例的学生接受社会的影响要大于学校本身的教育。对于此,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就有这样一句话,叫“生活即教育”,这句话在此处,我觉得就显得更为精辟了。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经历着深刻的发展和变化,人的道德价值观念面临着巨大的涤荡和整合,各种社会关系、社会矛盾使原本形成的道德观念、理论和机制受到了强烈地冲击,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道德现实与道德理论的碰撞,以至于连老人跌倒了该扶还是不该扶都产生了争论。再加上现在各种传播媒介几乎体验式的负面信息的直播,不健康内容的泛滥,使社会大环境表现出的不止是一个道德缺席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道德审美失范的问题,它涉及到美的本质、内涵和作用等理论性的问题,更涉及到审美教育的实际应用性问题。在信仰缺席、价值失范的现实语境下,只有让道德个体体验到来自各种“最美现象”的生命感动,才会浇灌出大学生内心德性之美的花朵。

  郑毅(结束语):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在审美化基础上的自由、自发的道德。正如席勒在《美育书简》所提到的:“纯粹道德的生活,是以理性来压制感性,其结果使生活变得过于严肃,而在美的艺术当中,感性和理性能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融合。”

  最后感谢郁老师参与本期节目,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共话最美

标签: 共话最美 最美浙江人 人格教育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