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热度话题 正文

“少吸了1750吨”,别成了美好的回忆

钱江晚报 董碧辉
责任编辑 汪翟
2014年09月09日 08:16:24

更多

  7日,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公布了空气保障数据,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

  少吸了这么多毒气,青奥会俨然是将其当做一大成绩来宣扬的。青奥会的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估计是个临时机构。举办青奥会,关系到南京的城市形象,运动员们若是在空气污浊的环境里剧烈运动,也会大幅度地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保障空气质量是必要的。从整个青奥会的过程来看,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南京市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大约为37.6%,其中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为17天。8月份南京的空气优良率显然是远超平均水平的。

盛会一过,难道空气质量保障就可以偃旗息鼓了么?

  这样的成绩来看,空气质量其实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组组长、南京大学大气系教授王体健表示,青奥期间空气质量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过三次“危机”时刻,但都通过加强管控顺利通过。8月20日,王体健通过预报模型发现,空气污染升级有可能出现在22日。专家组会商了预测结果后,启动“加强版”空气保障应急措施,包括南京周边城市工地停工、工业企业停产、车辆限行等。这样的手段,使用起来并不复杂,青奥会可以用,平时也可以用。

  不只是青奥会,国内的城市一旦举办重大赛事,总是兴师动众,如临大敌。对空气质量也是空前的重视。重视之下,空气治理确实也收到了平时没有的成效。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期间,空气质量创10年来最好水平;广州亚运会期间,通过下大力气治理,确实也做到了天更蓝、水更清。但是,盛会一过,难道空气质量保障就可以偃旗息鼓了么?

  城市的形象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来说,他们日常的一呼一吸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运动会开个一个月就完了,但是城市里的民众一辈子都要和这里的空气打交道。只是因为开了个青奥会,让南京市民在8月少吸了1750吨的PM2.5,就喜气洋洋地大声宣告,实在是不当之举。啥时候,南京市民能正常呼吸到得到保障的空气,而不是青奥会一开完,空气质量又跌回到“旧常态”。假如南京市民只能怀念一下2014年的那个8月份,因为青奥会带来的难得的好空气,那这样的怀念,悲大于喜。少吸了1750吨,应该成为“新常态”。

标签: 南京青奥会 空气质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