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钱江潮评 > 时评头条 正文

浙江之旅,中国梦之旅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伊旭松
编辑: 程永高
2015-06-02 14:58:00
分享到:

  2015年的春夏之交,浙江万物蓬勃之际,习大大回来了。

  在曾经工作过的江浙大地,习大大访海岛,进社区,察民情,谈未来……有温情脉脉,也有殷殷期待。

  有媒体统计,习大大在浙江考察期间,5次谈到经济,并提出了:“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具体要求。

  众所周知,浙江经济上一轮增长,得益于激发民间资本的创造力和活力;在中国经济界,浙江模式也被认为是政府“无为而大治”的典范。但随着国际经济贸易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浙江经济需要“提档升级”,习大大5次“经济寄语”,既是对浙江这块创新创业热土的信任,更是对“中国梦”落到实处的热切期盼。

  回望历史,浙江经济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浙江自隋唐以来就是国家税赋所在,通过陆地和海洋丝绸两条之路,浙江的丝绸、瓷器远销东南亚,影响南亚次大陆和中亚,辐射欧洲,让世界见证了繁华强盛的中华文明,留下无数美好的诗篇,更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在海外汉学研究中,唐代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站上世界文明巅峰的岁月,至此以后的千年,“中国梦”吸引着世界各地人们不远万里而来……精巧、华丽的浙江制造,正是最坚实的经济基础。

  近代以来,在西方率先实现工业化,中华文明也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与强势工业文明相比,浙江传统的小农经济已然落后于时代,再也无力承担引领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任。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经过筚路蓝缕的艰苦奋斗,浙江经济通过广泛而彻底地和国际贸易接轨获得了长足发展,2014年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万亿元,其中出口1.7万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激活民间资本的创造力,藏富于民,在国际竞争中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浙江模式见证了中国的复兴。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突然来袭,传统的贸易伙伴购买力锐减;在内部,过分依赖要素投入的竞争增长方式也遇到了瓶颈,出口导向型的浙江经济走到了变革的起点。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危”中也有“机”。

  国内市场和新兴国家市场的勃兴,为浙江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蓝海”,浙江对经济“新常态”的摸索,成为落实“中国梦”的具体举措。

  就像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具体来说,就是走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或谓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在推进工业制造品质化和服务化的同时,将信息化和推展工业4.0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拥抱变化、跟进时代,从工业大省迈向工业强省。

  当然,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是惠及普通人的生活,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习大大提出的“中国梦“,在经济层面就是中国的工业化之梦,协调发展之梦,创新发展之梦,就像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反复强调的那样:要发展先进制造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走新型工业化路线。

  放眼全国,当下浙江经济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说是全国的缩影,习大大在浙江对经济工作的指示,是工作要求,更是殷殷期待。

  现在出发,正当其时!

标签: 浙江经济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