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行业惯例成“利己条款”
日前,有媒体测评多家快递公司时发现,半数快递企业在续重收费中存在“向上取整”行为,有快递员称“2.1公斤也算3公斤(收费)”。对此,一些快递行业业内人士认为,“向上取整”是行业惯例;快递包裹数量巨大,通过“取整”方式,能够降低计费复杂度、节约成本、减少风险。但于法于理,这种说法都站不住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消费者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新版《快递服务》国家标准规定,快递服务主体应使用秤、卷尺等计量用具测量快件的实际重量和体积重量,确定正确的计费重量;计费重量以千克为单位,保留小数点后至少1位。一些商家对这些规定熟视无睹,既不提前告知消费者计费规则,也未征得消费者同意,单方面执行“向上取整”,明显违背了公平、诚信等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当前,随着电子计费、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快递物流业计费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快递企业完全可以在不过多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采用更精确、更符合实际的计费方式,例如通过升级计费系统,采用智能称重设备自动读取物品重量,实现更精准计费。
“向上取整”这类行业惯例,本质上是一些企业单方面设定的“利己条款”,不利于市场交易的公平,还会降低消费者对行业的信任度。破除这一潜规则,既是消费者的心声,更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为此,需要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多方发力。市场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强监督和引导,开展专项治理,实行动态监测,重点核查企业计价系统算法逻辑与计价收费规则,对违规计费的企业予以查处并责令整改。快递企业则需回归服务本质,依法依规制定公平合理的收费标准,主动公示称重设备校准记录与计费规则等,接受社会监督。消费者如遇不合理计费行为也应主动维权,倒逼行业整改。
计费零头虽小,却是丈量市场交易公平的一把标尺。随着电商和物流业快速发展,消费者对快递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计费精细化透明化是大势所趋。快递企业须坚守公平诚信经营,并通过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优化运营效率增强自身竞争力,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推动行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