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好上上下下的安全
“小电梯”搭载着“大民生”。据潮新闻报道,自去年7月杭州全面启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更新4353台,2993个楼道单元12.7万户居民用上了新电梯,相当于平均每天约有12台新电梯完成验收交付。今年,年度更新目标任务是7000台。
确保电梯安全,老旧电梯是重中之重。尽管国内没有明确规定电梯的报废年限,业内普遍认为15年以上的电梯属于安全风险高的住宅老旧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电梯”,出现各类状况的概率也确实更高,有些甚至称得上险象环生。修修补补或许能“顶”一阵子,进行有序更新,才能从源头治理老旧电梯隐患。
很多事情虽然是利民的好事,但是想要办好并不容易。杭州的老旧电梯更新能够优质快速地推进,如何做到的?
首先,做好沟通凝聚共识。比如实施方案、现场施工,都可能引来居民、业主的不同意见。杭州在统一业主更新意愿中,除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也积极搭建了协同议事平台,坚持业主主体原则,畅通协商沟通渠道,广泛凝聚基层干部、居民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电梯企业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比如上塘街道的大浒东苑BC区,就用好了“网格议事日”“业主开放日”,实现了从“意见不一”到“多方聚力”。尽管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堵点难点,通过共同商讨破题之法,反复推敲可行之措,就能为民生工程凝心聚力。
其次,用足政策多方筹钱。去年以来,国家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工作,杭州市区两级财政也有相应补助。通过这两项还覆盖不了成本的,则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来解决。广开财源,多种渠道的资金保障,确保了更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其实不管是取得共识也好,筹措资金也罢,最重要的还是有为民办实事的决心。本月21日,省委书记王浩专题调研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工作并赴省建设厅调度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区域实际,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科学规划,不搞大拆大建,统筹好老旧小区楼道管线整治、人居环境提升、配套设施建设等各个环节,加快补齐民生领域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已经被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这是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更是一份对人民群众沉甸甸的承诺。只有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到位的服务,用心用情托好群众“上上下下的安全”,才能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老百姓才会从“期盼”变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