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老电梯,保障大民生
“小电梯”搭载着大民生。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电梯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杭州市的电梯保有量持续攀升,截至去年底,杭州全市在用电梯总量达到22.48万台,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二位。
确保电梯安全,老旧电梯是重中之重。尽管国内没有明确规定电梯的报废年限,但业内普遍认为15年以上的住宅老旧电梯属于安全风险高的电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些上了年纪的“老爷电梯”,出现各类状况的概率也确实更高。进行有序更新,才能从源头治理老旧电梯隐患。
很多事情虽然是利民的好事,但是想要办好并不容易。一部电梯完全更换成本动辄几十万元,不仅需要方方面面达成共识,更需要资金。光这两点就难住了不少小区,也成了推动这项工作的两只拦路虎。
安全不等人。自去年7月杭州全面启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更新4353台,相当于每天要完成更新10多部,2993个楼道单元的12.7万户居民用上了新电梯。今年,年度更新目标任务是7000台,这些都体现出杭州速度和为民决心。那么,杭州的老旧电梯更新能够优质快速地推进,做对了什么?
首先,做好沟通凝聚共识。比如实施方案、现场施工等,都可能引来居民、业主的不同意见。杭州在统一业主更新意愿中,除了做好宣传引导工作,也积极搭建了协同议事平台,坚持业主主体原则,畅通协商沟通渠道,广泛凝聚基层干部、居民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电梯企业等多方力量,形成合力。尽管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堵点难点,但通过共同商讨破题之法,反复推敲可行之措,就能为民生工程凝心聚力。
其次,用足政策多方筹钱。去年以来,国家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老旧电梯更新工作,杭州市区两级财政也有相应补助。通过这两项还覆盖不了成本,则通过提取住房公积金、使用物业专项维修资金和小区公共收益等方式来解决。广开思路,多种渠道的资金保障,确保了更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不管是取得共识也好,多方筹措资金也罢,最重要的还是一颗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已经被列入省、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这是一项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心工程,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只有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到位的服务,才能让幸福在家门口升级,老百姓才会从期盼变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