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辣评丨假调料面前,监管“味觉”不可麻痹

浙江在线  佘宗明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17日 20:07:10

更多

假调料面前,监管“味觉”不可麻痹,市场法治缺漏的修补,也已没有回旋余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对很多国人而言,这话或许还可续上一句“食无调料不欢”。正因如此,媒体日前曝光的假调料新闻,才会触动许多人担忧和激愤的情绪按钮。

  据报道,在天津独流镇,有民宅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雀巢”、“太太乐”、“王守义”、“海天”、“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这些假货通过物流配 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流向北京、上海、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四川等地。另据调查,该镇造假窝点多达四五十家,每年产值以亿元计,造假历史则长达十多年。

  工业用盐加色素勾兑出酱油,用过的八角花椒回收炮制十三香……这些卑劣的造假手法,让很多人无法淡定:原以为,在家做饭就能免于地沟油和瘦肉精等的毒害,没成想如今用个调料都不安心,这还怎么让人对“舌尖上的安全”完全放心?

  事发后,国家食药监总局、公安部立马派员赴天津现场督查,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也迅速批示“绝不护短”。在“彻底整治”的表态和铁腕打击的阵势下,当地的“假货基地”就此被端,已成大概率事件。

  由“媒治”引发上级重视、推动问题解决,算是这类公共问题较优的解决路径。但就算假调料问题被迅速解决了,其反思价值都不可抹去:此事的“爆点”,不只是假调料从生产到供销的畸形链条本身,也在于它存在之久、规模之大——几十家家庭作坊式的造假窝点,数以亿元计的年产值,都让人拍案惊奇。

  在食品安全管理被缀以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的语境下,这个“北方调料造假中心”都没有覆灭,反而历经多次专项执法 仍“野火烧不尽”,该现象显然值得深思。

  也是在昨天,福建莆田“假鞋之都”亦被聚焦,里面假鞋、假发票、假快递、假手机卡应有尽有,与假调料事件俨然南北呼应。都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假货产业,它们的毒瘤式存在,也说明假货赖以寄生的市场法治“暗区”仍待点亮。

  这类市场法治环境,通常囊括两个方面:常态化、严格化的监管执法;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两点的薄弱,必然导致市场被引向非法治的一面,有些黑色产业瞄准利基市场、以消费空间的“长尾”为手段实现利润积累,也是源于非健全市场环境的庇护。

  现在都在讲供给侧改革,这其实也需要执法监管跟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作为制度供给,跟转型升级之需匹配。就拿假货问题来说,强化对食品的全链条监管网络,增加对问题食品的筛查敏感度,也将刑法中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食品监管渎职罪”等罪名激活,还有针对“毒食品”产业链的隐蔽性实行吹哨人制度,就很有必要;而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门槛降低,也该成打假的环境营造。

  假调料面前,监管“味觉”不可麻痹,市场法治缺漏的修补,也已没有回旋余地。

标签: 调料;知识产权保护;假货;造假窝点;监管;假鞋;法治;年产值;渎职罪;链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11764368956964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