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健康中国建设“到位率”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陇德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13日 20:25:23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所在,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具体工作提供了遵循。
原标题《提高健康中国建设“到位率”》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以慢性病为例,其防控和治疗成效已经成为影响全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慢性病已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威胁之一。当前,我国慢性病防控中的主要问题有: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健康教育仍未广泛开展,国民卫生保健知识较为缺乏、健康行为形成率较低,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还未广泛实施,慢性病防治网络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事实上,从慢性病防控中出现的问题可以管窥健康中国建设的“短板”和“瓶颈”,这些问题既是我们有效防治慢性病需要解决的,也是落实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所必须直面的。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是建设健康中国的关键所在,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具体工作提供了遵循。
将政策落实到位。需要建立健康促进综合协调管理机构,督促各级政府、各部门认真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的健康工作责任;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提供保障;控制重大疾病对国民健康的危害,减少早死和残疾,提高健康期望寿命。
将职责履行到位。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各个部门协同作战、尽职尽责。比如,卫生部门应培养和造就适合新时期卫生与健康工作和国民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人员;明确医疗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责;建立与完善适合国情、与疾病流行模式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工作模式;为国民提供公平、可及、负担得起的医疗卫生服务。农业部门应严格控制人与动物共患疾病的流行和传播;加强管理,减少对健康有较大损害的农药、化肥、抗生素等的使用;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符合健康要求的农产品生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制定激励医疗机构合理使用医保资金的政策,提高医保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财政部门应逐步增加对卫生与健康的资金投入;对卫生与健康的投入占政府支出的比例到2030年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细化和落实“公共卫生政府买单”的原则;等等。
将观念根植到位。应坚持走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将全民健康观念根植到位。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联动发力。比如,教育部门应把健康科普知识作为儿童和青少年的必备知识,加强教育和管理,提高他们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宣传部门应把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作为重要工作任务;严格控制违反科学原理的误导信息在各类媒体上播出、刊载和发送;制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形成有不良影响的广告的播出限制规则。民政部门应推动“医养结合”的实施;组织新婚夫妇优生优育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妇联可负责组织妇女健康知识培训、健康膳食制备知识与技能教育。共青团组织可推动开展青少年健身活动;组织宣传艾滋病等易在青少年中传播的疾病的预防知识,组织宣传不吸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等健康生活行为等。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标签: 健康;健康中国;卫生;慢性病;公共卫生;健康行为;健康科普知识;医疗卫生服务;国民;工作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