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构建健康浙江的生态之基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浙江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1月29日 08:13:50

更多

这两年,一个事关民生福祉的热词——“健康浙江”,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只有政府、社会、公众积极行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才能真正共建共享美丽浙江、“健康浙江”。

  这两年,一个事关民生福祉的热词——“健康浙江”,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焦点。

  “健康浙江”,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人拥有健康理念和健康生活;“健康浙江”,是一个发展目标,居民健康水平达到或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健康浙江”,也是一种发展模式,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努力实现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推进“健康浙江”建设,不仅需要深化医疗体制改革,需要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发展健康产业、完善健康保障,还需要有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良好健康环境。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影响健康的因素中,环境因素占17%、生物学因素占15%、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而医疗服务仅占8%。由此可见,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医疗服务。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基础。从“大健康”理念,审视“健康浙江”的生态环境基础,我们发现,随着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全面深化,我省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大幅改善,居民的健康环境也有了明显改观。

  环境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反复性,面对老百姓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向往,浙江郑重承诺: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由此可见,“天蓝、地净、水清”的生态环境,正是“健康浙江”的题中之义。

  好的生态环境,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黑河、臭河、垃圾河,以及脏、乱、差的城乡环境面貌,威胁居民健康长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很难想象,在一个生态破坏、环境恶劣的地方,人们能够达到身体和心理健康。“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工作之所以得到群众拥护和欢迎,正因为它们击中群众关注的难点和痛点,一改水体、空气、土壤的糟糕状况,有效解决了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让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

  好的生态环境,是共享健康生活的重要前提。“五水共治”是全面治水,要治污水,还要发动老百姓爱水、护水,重构江南水乡人水和谐的篇章。“三改一拆”是重拳出击,既要改善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等的环境,又注重拆后利用,为居民增添绿化公园、健身场所、游步道等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

  好的生态环境,是共建健康家园的强劲动力。治水拆违,是将环境效益转化为综合效益,为浙江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问题在河里,根源在岸上。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决定了什么样的水体和空气。我们看到,一大批低小散、高能耗、高污染企业得以整治,或转型升级,或停产关闭。智慧、环保、金融等绿色产业风生水起,威胁群众健康的源头被逐一消除。

  天蓝水清的良好生态环境,也和公众的意识和行为密切相关。据世界银行测算,在过去50年里,经济增长的大约8%至10%要归功于人群健康。只有政府、社会、公众积极行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才能真正共建共享美丽浙江、“健康浙江”。

标签: 健康;生态环境;浙江;环境问题;健康环境;健康生活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611/W02016112938337226322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