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统一招录标准才能导向教育公平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3月28日 20:24:17

更多

人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站在代际传递的角度上来讲,这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重要的是努力改变自己,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境况。统一招录标准可以让大家把重心只放在拼努力上,不是更加公平吗?

  原标题:统一招录标准才能导向教育公平

3.jpg

  近日,清华、北大、人大等全国重点高校陆续公布今年的自主招生简章。清华招生负责人表示:“提高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是清华大学近年来在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导向。”

  提高农村生源比例、中西部招生比例,主要考虑因素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寒门之下难出贵子。表面上看,这类做法很容易引起共鸣,比如两类生源更不容易、更少机会,适当倾斜和照顾是可行的。但是,提高一个省份或地区的招录比例,势必以牺牲其他地区的竞争名额为前提。而且,经济学告诉我们,改变竞争形式可能导致更多的交易费用,这类做法对于寒门学子反而是不利的,假设东西部的两名学生同样优秀,如果优先录取后者,那肯定就有人想办法把自己变成这两类生源。

  真正的高考教育平权,应该有两个标准:一是分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二是招录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前者很好理解,搞素质教育没错,但还是要以分数为衡量标准。事实证明,一旦引入高考加分、特长招生等标准,可能一些关系户更容易获得加分、享受特权;同样,在招录标准上按照不同省份确定录取比例,只会导致更多的不公平,就如同高价获取学区房一样,假如“高考移民”能提升录取概率,能把户籍换成北京上海的人,就同样能钻中西部、农村生源的空子。那些真正的寒门学子未必会意识到,自己上大学的机会可能更少了。

  还需要看到,很多人对真正的寒门学子报以同情,通常都有一个隐性前提,即对一些省市的高录取率觉得不公平,而这要归因到按省份分配名额的录取标准。当前,部属高校一般由中央财政承担,大家都是纳税人,既然花全体纳税人的钱,分配录取名额的时候为什么倾向于本地人?这是因为部属高校通常会和地方政府搞“省部共建”,或者由地方政府加大投入来换取各种对价,地方提供支持,高校提供录取名额。这种倾向本地招生的内在机制,虽然符合“谁买单、谁受益”原则,但总体上来说对其他纳税人是不公平的。解决之道,当然是从财政投入和支持力度入手,打破按省份分配名额的内在动因。

  归根结底,在高校招生名额上,无论采取按省分配还是统一标准,都是为了让所有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虽然是起跑线,但划分在哪里很重要,按省分配制就好比是让一些人少跑几米,让一些人早跑几米,这其实是对其他竞争者的不公平。如果不分条件一起比赛,寒门学子可能跑得不快,但这种比赛才是公平的。同样的,人们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站在代际传递的角度上来讲,这没有什么好抱怨的,重要的是努力改变自己,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境况。统一招录标准可以让大家把重心只放在拼努力上,不是更加公平吗?


标签: 寒门学子;公平;招录;农村生源;中西部;分配名额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3287064300078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