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村故事⑮丨东海渔岛思水源——岱山东沙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陈召军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28日 09:31:19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的戊辰河不知孕育出了多少东沙人民引以为豪的优秀儿女。在东沙人的心目中,戊辰河就是“母亲河”,它见证了古村镇的百年沧桑,外出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提起戊辰河都会有一种亲切感从心底升起。
东沙村隶属于岱山县东沙镇,位于岱山岛的西北角,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临中国著名的大黄鱼产地岱衢洋,是一座古老的渔村,全村约4420人。其建制于唐,兴盛于清,也是舟山渔场著名的渔港。
东沙历史悠长,文化积淀厚重。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看到岱山岛屿缥缈朦胧,犹如仙境,遂登临寻仙,登临之处为东沙山咀头。据《中国渔业史》记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各地渔船聚集东沙,船以千计,人达数万。遂以渔兴市,以市兴镇,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著名的渔业商埠。”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积淀成东沙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远眺东沙村
作为东沙人,无论走到哪里,大概都不会忘记家乡的戊辰河。戊辰河,民国戊辰年(1928)建造于东沙镇大河墩。近百年来,东沙居民祖祖辈辈基本上都是饮用这座河河水长大的,可以说是东沙的母亲河。
东沙古渔镇,镇小,巷多,屋舍密集,人口众多加上大黄鱼汛期大量渔民和鱼贩者的涌入,用水便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咸丰二年(1852),大岭墩下挖成一河,占地三亩,名为“大河”。大河的挖成,使村民喝水不再成为问题。光绪三十年(1904),孙以慷出资,又开一河,俗称“孙家河”。后来,人们将大河与孙家河合并,统称“老大河”。这条老大河基本上保障了当时居民的饮用水供给。到了民国年间,东沙常住人口骤增,每逢渔汛,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诸省渔船云集东沙,船以千计,人以万数。每天早晚两个时辰,老河的边上排满了挑水的人。水资源又逐渐紧缺了起来。民国17年(1928),由东沙的大户岑华封发起,个人以“岑庆安堂”名捐款集资,在老河相隔不远的山脚下又挖一河。因那一年为农历戊辰年,故称戊辰河。
戊辰河
戊辰河,实际上是一个长方形水池,由块石砌筑,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南面正中有入口石阶,便于居民取水,在石阶尽处建有基台及护栏,以保取水人的安全及便于河底清淤,建筑风格独特。戊辰河的选址和设计非常精妙,集中了东沙能工巧匠的智慧。它三面环山,东面是大岭墩,南面小岭墩,西面炮台山,清澈甘甜的山水源源不断的渗到河里。即使在干旱季节,这里的河水也没有干涸过。河体为梯田式设计,为了保护居民的人身安全设计分内外两层。老百姓传说,河的中央有一个石制的八卦,四角分别有四个石磨,有驱邪镇魔的意思。
从岸边下到河去铺有长条形石阶,这是为了方便居民取水之用。它的前侧有一圈石栏,起到一种保护作用,还有一道门,可以直通河底,作清除淤泥之用。原先在碑的东侧有一座小小的庙宇,里面供奉水神的雕塑。庙宇前面还有一块小小的石碑,上面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让后人记住饮水不忘掘井人,出门不忘故乡情。
东沙街景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古老的戊辰河不知孕育出了多少东沙人民引以为豪的优秀儿女。在东沙人的心目中,戊辰河就是“母亲河”,它见证了古村镇的百年沧桑,外出的游子无论走到哪里,提起戊辰河都会有一种亲切感从心底升起。
标签: 东沙;大河;石阶;渔汛;居民;大黄鱼;东沙镇;母亲河;渔港;庙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