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热评丨“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

来源:新华网
作者:胡印斌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4月03日 19:10:38

更多

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在丧葬问题上回归绿色生态乃是大势所趋。而积极倡导生态葬、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不仅符合生态、节俭的原则,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原标题:“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

  清明前夕,浙江多地约有数百名逝者以海葬或江葬的形式“回归”大自然;辽宁省沈阳市也于近日举行了海葬公祭活动,190多位家属来到大连海域纪念骨灰入海的已故亲人;在广州,生态安葬成了市民办丧的主流方式……近些年,生态安葬开始在各地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身后事”。

  中国人一向有礼敬祖先的传统,死者“入土为安”,并在其后漫长的岁月里接受后人的祭拜,这是一种特有的丧葬文化。那些隐伏在苍苍野地里的一个个坟丘,与生者对视,并由此也演化出复杂的民族文化心理。所以,如果对“生态葬”只是简单倡导或强硬推行很难让人信服,在现实中也不可能迅速收取“移风易俗”之功效。

  传统文化范畴的事务,从传统文化层面破解或许能事半功倍。

  其一,应该在社会上倡导崇尚回归自然的文化,一个人立身于大地,最终又回归大地,这不是消亡,而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生。而后人也在这一过程中,也能感到生命的传承。这样一种强调“根”、强调“生生不息”的新丧葬文化,与传统的礼敬祖先并不相悖,土葬百年之后,也是融入大地泥土。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其二,葬俗的移易,往往与社会影响、风气带动有关。风气之变,往往之上而下,风行草偃,反之则波澜不惊。这就要求,倡导“自然葬”要从上而下,不能只呼吁老百姓回归自然,作为倡导者的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率先起好带头作用。东汉学者班固在《白虎通·三教》中指出,“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常说的“以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也是同样的意思。

  对于丧葬新风而言,政府补贴确实有助推之效,但却并非问题的关键。中国人在对待生与死的问题上,向来在乎的并不是钱,而是“礼”。通俗地讲,就是文化。只要尊重民众的情感与认知,则这种文化就能够被普遍接受。比如,自然葬之后,通过种种人性化服务能够让逝者家属通过某些活动或者标识寄托哀思。

  正如北京长青墓园负责人所言,骨灰自然葬区域将本着绿色、人本、科技、创新的理念进行改造完善,更多地利用“互联网+”为家属提供智能化的祭扫和纪念服务保障。这样做固然很好,但还需进一步具体化,多从民众的接受心理出发,设计一些固化的纪念元素。“自然葬”不仅省时省力,也可随时随地祭奠,对于时间紧张的人们而言,也是一个合适的选项。

  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在丧葬问题上回归绿色生态乃是大势所趋。而积极倡导生态葬、自然葬,让逝者回归自然,不仅符合生态、节俭的原则,也符合全社会的公共利益。

标签: 生态;丧葬文化;海葬;安葬;骨灰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