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拍案惊奇与快建笼子

中纪委监察部的“拍案惊奇”,可以视作对权力腐败的零容忍。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纪念鲁迅,更应尊重文化

不是你把鲁迅的名字挂起来就是尊重,挂得越多越尊重,而是挂得合适才叫尊重。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共话最美”微访谈系列

浙江“最美现象”系列微访谈,多棱视角,深入剖析。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潮评论 > 本网观点 正文

观潮者

复制《美国看病记》就是不切实际

浙江在线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 吴晔
2014年06月12日 10:27:17

更多

  编者按:

  近日,网络热帖《一个硬币的另一面——美国看病记》引发极大的反响和讨论。

  作者“倾心2007”,70后的杭州太太。她在帖子中讲述了老公在杭州确诊癌症、辗转去美国看病并最终治愈康复的经历。网友们对中美医疗设备、诊断水平、医生医德、人文关怀等进行多方比对,最后的焦点集中在中国人“看病难”这一现实。

  网友热盼《美国看病记》中的场景能在中国复制。但事实上,发帖人的经历只是个案,在目前中国医疗体制下直接复制美国模式,就是一场天方夜谭,背后复杂因素难以想象……

  权威专访:

  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大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员:刘国恩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研究员、斯坦福亚太研究中心比较卫生政策研究员:陈秋霖

  一、中美国情、机制迥异,必须冷静看待中国“看病难”

  1、“美国医生一天看多少病人,中国医生一天看多少病人?”

    中美求医程序不同,一个病人问诊半小时不现实

  《美国看病记》中医生问诊时间这一细节,特别引人共鸣。发帖人一家即使找到了顶级专家,诊疗过程也没不超过5分钟;但在美国,她遇到的几位医生又是模具展示,又是图文讲解,耗时远远超过5分钟。

  似乎在国人的印象里,医生用“5分钟看一次病”是很正常的事。无论是跑大医院,还是小医院,只要人多的地方,看病就会又难、又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研究员、斯坦福亚太研究中心比较卫生政策研究员陈秋霖接受浙江在线独家采访时认为:“在美国,专科医生看的病人也多,但相对有限,一天只预约几个病人,大部分患者都不需要直接去医院,有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

  在中国,稍微有点名气的医生每天要看50个病人,加价限号都难以阻拦源源不断的求医者。

  普通门诊,医生看病量负担更重,北京协和医院反应科副主任文利平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走基层栏目采访时也承认:“说实话,我觉得一个病人至少要看半个小时,但如果这样我一个上午只能看8个病人,肯定不现实。”

  这种不现实的背后就是老百姓排队3个小时,医生看病只能3分钟,有医生坦言,他们也想多花点时间跟患者好好沟通,但现实情况不允许,就算一天下来不喝水不上厕所,也总有看不完的病人。

  2、两国分诊和转诊机制明显不同,改观体制仍需时间

  《美国看病记》的网络跟帖中,有不少人提到,“美国人看病大多有家庭医生负责前期,咱们这儿没有”、“如果大医院的病人必须是从下一级医院转诊的话,估计能改善”、“我们基础医疗没跟上,有病都往大医院跑,恶性循环”。

  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原科技领事,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处长、研究员李新华也坦言:“美国双向转诊体系网络健全且运转有效。美国与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一样,已经实现城镇化,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网络覆盖全体国民。”

  他说,美国把家庭医师叫做第一线医生,全美每年50%以上的门诊业务量就是由这种深入社区的私立诊所完成。美国参加保险的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医师,一旦生病,除急诊外,必须先看家庭医生。

  “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管理,通过检查小病在基层医疗机构预诊和治疗。大病可以凭借基层医疗机构的诊断和建议递交病历至大型医疗机构里专业医生进行治疗。这样或许可以避免小病大病全往大医院专家名医的办公室挤。”需要把关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机构要负起最初的筛查确诊处理,重点对于医生的专业技术和行医执照要严查判定分清等级,免的一些滥竽充数专业技术不过硬混进医疗队伍。”

  中国医疗改革需在三甲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建立有效的转诊机制。政府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财政支持和技术援助,以迎合病人的需要。

  陈秋霖对这种转诊制度则坦然:“美国是制度性法律性的保障转诊,是从法律上明确提及的,中国有吗?”

  刘国恩则称:“有一点要明确,从国家层面上,包括国家卫计委、国务院医改办以及各级医疗主管部门,都在提及‘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在提及转诊,但问题是人才下沉不下去,或者说倘若我们的二级医院、一级医院能够承担50%-80%的小病患者,那么三级甲等医院给予患者的诊疗时间,绝对超过30分钟。”

  二、中美医生的培养、评价体系不同,都做“美国式”好医生不容易

  1、在中国做“纯粹”医生尚有重重困难

  浙江在线记者发稿这天,刚好是一年前北京协和急诊科女大夫于莺,在微博上高调宣布辞职了的时间节点。

  “不和体制玩了。”她总结自己离开协和的原因,有三点:一,不和科研考核大夫的评判体系玩了,我玩不过。二,航母式的医联体最终会让专注于临床的一线大夫尤其是急诊科医生成炮灰。三,我不是专家,不看专病,但专家可干不了我的活儿,各有所长。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大部分中国的医院使用“SCI”作为医生专业水平、晋升职称和认可度的评估指标。绝大部分中国医生处于巨大的科研压力之下,每年都在为发表文章而困扰。因此,医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写文章,自然会减少投入临床工作的时间。

  临床治疗量和医患关系因此双双受损。而由于科研压力过大,许多医生被迫修改科研数据和造假,代表论文公司因此越来越多。结果就是科研结果并不可信。仅依赖SCI的专业水平评估机制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科研。能否终结一切以SCI为中心的问题,让中国医生的评估科研更为合理和有效?

  此外,医生收入的相对合理性和收入来源的不合理性,是医改的症结所在。与其说是医生个体的道德缺陷,不如说是许多医院的功利性运作机制严重歪曲造成的。

  2、改变不了体制,医生就改变自己,但现实很窘

  让全科医生、家庭医生成为家门口的“看病人”,是体制的需要,也是医生的渴望。急诊科女大夫于莺辞职后,并没有接受民营医院的聘请,而是打定主意要做“全科医疗—健康管理—家庭管理”。

  全科医疗有现实窘境。有这样一条微博,@非典型医生和香港医生交流,他说:“现在大陆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好机遇啊!快来广州开诊所吧!”香港医生笑:“在广州申请开诊所,除了得卫生局点头,还要过发改委、环保、规划、国土房管、民防、公安消防等关。我在香港开诊所,凭医师执照,只需交2千块办个商业登记,1个钟头就搞定了。我可不想送羊入虎口啊!”

  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委员、北大国家发展战略研究员刘国恩则认为:“我说白点,这根本就是一个医疗结构体制问题,你鼓励民办医院,但是你不给他们和公立医院同样的眼光、待遇,医生个人是改变不了体制的,全科医生实际上就是社区医疗发展,但你社区医疗机构能否发出令人满意的福利待遇吗?目前肯定比较困难的。”

 [1] [2] 下一页

标签: 美国看病记 中国人看病难 医保覆盖改革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1999-2022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