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要容得下十年不鸣 才有更多一鸣惊人
北京日报 汤华臻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1月14日 08:34:23
广大科技工作者沉下心来,全社会沉下心来,拿出长远目光,立志长期作战,才能不断夯实科技界创新跨越的底气。而这,必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造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
于研究者个人而言,不下十年苦功,没有潜心研究的执着,焉有今日之收获?于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而言,没有对“十年不鸣”的包容,大概也很难有各类创新百家争鸣之繁荣、重大成果一鸣惊人的喜悦。原始创新、基础研究关乎民族未来,必须稳扎稳打、潜心攻坚。通过完善各种体制机制,激发一切有助于创新创造的要素,科学研究才会在适宜的环境中更好地生长。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颁奖。李克强总理在大会上发表讲话,鼓励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寄语广大科技工作者“可以十年不鸣,争取一鸣惊人”,引发广泛共鸣。
此次最高奖获得者赵忠贤院士和屠呦呦研究员的奋斗故事,都可谓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的生动写照。在创造大块铁基超导体55K之前,陪伴赵忠贤的是数十年沉心高温超导的岁月,是无数次制备、测试、分析、放弃、再重新开始的研究;在成功提取青蒿素之前,屠呦呦过的是疫区、田野、实验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是在几十种乃至上百种药物间不断转换方式的以身试药。于研究者个人而言,不下十年苦功,没有潜心研究的执着,焉有今日之收获?于科学领域乃至全社会而言,没有对“十年不鸣”的包容,大概也很难有各类创新百家争鸣之繁荣、重大成果一鸣惊人的喜悦。
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国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立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抉择。向外看,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不能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向内看,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持续转换,已到了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筑牢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石,呼唤更多“一鸣惊人”的科技成果,也更加需要涵养包容“十年不鸣”的社会氛围。
盘点近几年的成绩单可以发现,当前我国正在迎来创新成果的收获期。“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成首飞,“天眼”FAST主体工程完工,“墨子”号量子卫星升空……这些十年乃至几十年酝酿出的“一鸣惊人”,助推着我国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角色转变。然而也要看到,整体而言,我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深究这些突出短板,固然有我国科研起步较晚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当下的一股浮躁之气。在“发论文”“被引用”的指挥棒下,许多研究人员几乎沦为“码字工”,在“产出比”“转化率”的催促下,人们汲汲于金钱收益,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基础工程领域,“投入太大”“周期太长”“盈利太少”等形成的负向激励,带偏了科技创新方向。
在创新领域,有“三角结构”之说:三个点支撑起从科学到商业的各种创新活动,一个是与众不同的思维,另两个则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内在的创新动机。的确,很多时候创新可能在于“灵光一闪”,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蕴藏在那些看似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中,孕育在对科学的坚持与笃定中。正因此,广大科学工作者应该拿出“板凳不怕十年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如赵忠贤所言,“热的时候要坚持,冷的时候也要坚持”。更重要的是,社会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不断试错,营造足够宽松的氛围让他们心无旁骛搞研究。
对当下中国来说,包容“十年不鸣”才有更多“一鸣惊人”,突出重点当属基础研究、原始创新。一方面,它们探索的是未知前沿领域的新知识、新原理等,既饱含艰辛、充满枯燥,还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也不直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又费工夫又无收益的“无用之学”,很难寄望市场主体有足够的动力和耐心自发支持。另一方面,它们又是一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活动的基石。有数据表明,过去20多年,美国经济增长的50%归功于以基础研究为动力的研究和开发。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重要战略资源,必须稳扎稳打、潜心攻坚。新的科技革命前夜愈发呼唤我们在宏观层面加以指导,通过完善各种体制机制,激发一切有助于创新创造的要素,科学研究才会在适宜的环境中更好地生长。
“高科技领域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要沉得下心”——当被问及“中国创新希望何在”,华为总裁任正非这样回答。广大科技工作者沉下心来,全社会沉下心来,拿出长远目光,立志长期作战,才能不断夯实科技界创新跨越的底气。而这,必将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打造更加强大的科技支撑。
标签: 基础研究;创新;赵忠贤;科学研究;科学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