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天价客房 常识性的话题为什么反复炒作
北京青年报 张天蔚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1月30日 09:04:36
作为国内唯一的热带旅游胜地,三亚日益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语言、饮食、文化及无需出国手续等带来的比较优势,能在多大程度上冲抵房价、物价及人满为患、秩序嘈杂造成的旅游体验不佳等比较劣势,才是三亚旅游面临的真正挑战。
原标题《三亚天价客房:常识性的话题还要炒多久?》
作为国内唯一的热带旅游胜地,三亚日益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语言、饮食、文化及无需出国手续等带来的比较优势,能在多大程度上冲抵房价、物价及人满为患、秩序嘈杂造成的旅游体验不佳等比较劣势,才是三亚旅游面临的真正挑战。
一年一度,春节期间的三亚“天价客房”话题再次被热炒。
或许是汲取了往年被舆论抨击的教训,三亚市政府于今年春节前就出台了酒店“限价令”,规定酒店标准客房严格执行政府调控价,酒店标准间不得高于每晚6000元,并称将严惩炒房哄抬房价等行为。虽然这样的禁令在经济学上很难得到合理性解释,对酒店价格的实际抑制作用也很值得怀疑,但为了遏制“天价客房”现象而未雨绸缪的初衷,倒还是殷殷可鉴。
但即使这样的禁令,却还是受到舆论的“反向”质疑,譬如有媒体就在其评论中指称:三亚酒店限价令无异于鼓励涨价。其基本的逻辑是:本来有些酒店没有也不可能把房价飙到6000,但既然政府规定最高可以卖到6000,那我也不卖白不卖,干脆也涨到6000。
如此神奇的逻辑可以堂皇地印在报上,可见三亚“天价客房”议题,已经让很多人不知该如何开口是好,以致几乎到了放弃常识而口不择言的程度。
其实,承认一个简单的常识本来并不困难。三亚“天价客房”屡禁不止,证明基本的经济规律永远是支配市场、决定价格的根本力量。只要三亚仍然是国内的最佳春节旅游目的地,其酒店价格的阶段性暴涨就是必然。诸如“限价令”之类的行政手段,只能人为扭曲价格信号,逼迫酒店变换名义突破限价令,以“变相涨价”的方式回归正常价格。其结果除了制造出“三亚部分酒店春节期间违规涨价被处理”的舆论泡沫之外,对规范市场秩序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作为国内唯一地处热带的濒海旅游胜地,三亚的地域优势与劣势同样明显。冷热极度不均的旅游需求,导致三亚酒店业必须在冬季尤其是春节期间,完成全年的大部分经营业绩,才能在漫长的淡季里挨到下一个旺季的到来。这样冷热不均且充分竞争的经营环境,既导致旺季涨价成为必然,也锻炼出酒店业者对市场冷热和价格机制的高度敏感。何为适当的高价,何为旅游者难以承受的“天价”,只有这些实际的经营者才能把握。对于他们来说,定价过低,导致该挣的钱没有挣到,与定价过高导致入住率过低,都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损失。来自政府的价格管制,既不能帮助他们找到恰当的均衡价格,也不能弥补他们经营失误带来的损失,所以还是少干涉为好。至于舆论,固然可以代表消费者表达对天价的不满,但实际作用也远不及市场规律来的有力。
除夕之夜刚刚过去,三亚旅游热潮尚未结束,就有媒体报道称,三亚部分酒店的实际房价已经飙到了10万一晚。比起6000元的限价,10万可称真正的“天价”,但细察类似房价对应的客房,都是由几个房间组成的“公寓”或“别墅”。由此可以证明,市场对高品质、高价格的客房确有需求;其次,只要有市场需求,经营者就有动力、有招数绕过对“标准间”的限价,以“变相”的方式满足这种需求。舆论仍然可以对此类“变相涨价”口诛笔伐,但终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实际的“限价”力量,只能来自市场的竞争。有国外媒体报道称,去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出国旅游人数达到570万,今年春节则可能进一步突破600万。作为国内唯一的热带旅游胜地,三亚日益面临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语言、饮食、文化及无需出国手续等带来的比较优势,能在多大程度上冲抵房价、物价及人满为患、秩序嘈杂造成的旅游体验不佳等比较劣势,才是三亚旅游面临的真正挑战。
标签: 天价;客房;房价;酒店;旅游胜地;三亚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