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爸妈的唠叨 浓浓年味的最好注脚

中国青年网  朱永华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2月01日 09:28:56

更多

每个人的年轻时代都是这样走过,有父母在,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无论在社会上表现如何优秀,父母永远都有唠叨儿女的资格和权力。

  原标题《被爸妈唠叨的年味更值得珍藏》

  “我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一天到晚被嫌弃,早上不起啊,晚上不睡啊,见人不打招呼啊……”有大学生表示,放假了,他们和父母相处却不像想象中那么愉快。记者调查发现,大学生被家长“嫌弃”的原因相对集中:房间脏乱差、作息不健康、让做点事喊不动。高校老师建议大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每天抽点时间陪爸妈,偶尔参与家务劳动(据1月30日《北京时间》)。

6.jpg

  其实,不回来想,回来呆久了感到“烦”,几乎是天下父母对成年儿女的普遍心理,然想是真的想,烦却未必是真心烦。尽管上了大学的儿女都已成人,但回到父母身边却依然是长不大的孩子,尤其是现在的大学生,放假回到家里,用很多父母的话说是“油瓶倒了都懒得扶”。早不起晚不睡,有点时间玩手机,自己房间像“狗窝”,基本就是“普遍现象”。父母忙前忙后的侍候,自然少不了唠叨,然唠叨归唠叨,关心还是无微不至。而且大多做父母的还有一种“贱脾气”,真要是儿女勤快帮着做起家务,反而又感到心疼,催促儿女去“歇着”。正如专家所说的那样,父母在儿女面前是最容易获得满足的“孩子”。

  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没有进入大学之前,所有的“吃喝拉撒”几乎都是由父母包办,除了看书学习,极少会主动帮助家长分担家务,而家长更不愿让孩子为做家务或其他劳动影响学习,把孩子送上大学,父母在为之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希望在寒假回家过年中看到孩子在大学里的成长,而当孩子回家之后的表现与自己内心的期望值存在差距,唠叨是一方面,更多则是处于一种关心甚至担忧,这种复杂的心理往往也只有感同身受才能体会,作为成年大学生子女,更应当从家长的这种“喋喋不休”中感受到满满的亲情之爱,也正如有网友所言,只有“亲妈亲爸”才会有如此爱的表达方式。爸妈的这种“嫌弃”,又何尝不是带着浓浓亲情且非常值得珍藏的年味。

  很显然,无论父母对上大学的儿女如何思念,也无论寒假回家过年如何把自己料理的井井有条还是糟蹋的像“狗窝”,三两天的亲热劲过后,儿女的某些言行都会让父母“看不惯”,更无法避免父母的唠叨,但无论如何“看不惯”和唠叨,都无法掩饰父母对儿女发自内心的疼爱,既不会把看不惯或唠叨的抱怨记在心里,更不会由此而减少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而同样,别看这些大学生把对家长的“不满”晒出来,甚至跟父母顶嘴,实际上彼此谁都不会往心里去。不仅如此,在笔者看来,无论是声称被“嫌弃”的大学生,还是抱怨“喊不动”的家长,其实既是在“秀亲情”,更是在“晒幸福”,这种体现在大学生家庭中特有的锅碗瓢盆“交响曲”,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年味表达。

  坊间有句俗话叫“树大自然直”,大学生在校期间独立生活,过年回到父母身边,呈现的很多“生活不自理”行为,其中更多带有“撒娇”成分,父母的唠叨甚至抱怨更带有甜蜜的“娇嗔”味,实际上包括我们的父母在内,每个人的年轻时代都是这样走过,有父母在,自己永远都是孩子,无论在社会上表现如何优秀,父母永远都有唠叨儿女的资格和权力,那些“严重怀疑自己回的是个假家,遇到的是个假妈”的大学生,其实正是在“显摆”自己浓浓的亲情,是另一种“晒年味”,待到自己为人父、为人母之后,也会毫不犹豫传承上辈这份血脉情感,把倾盆之爱化为对子女的唠叨,哺育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注入越发美好的一个又一个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新春佳节。

标签: 父母;唠叨;儿女;大学生;家长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2012157244962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