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新华网评|坚持“两山论”,用树叶变钞票

来源:新华网
作者:宋燕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2月08日 15:33:10

更多

坚持“两山论”,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发展生产力是一道“硬菜”,各级领导干部要当一名“好厨子”,就要有长远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生态账”和“经济账”心中有数,去掉GDP“紧箍咒”,创新思维,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近日,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

  长期以来,有的地区唯GDP至上,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有的地区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经济发展却跟不上趟。类似现象在许多地区都成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何能让“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又能在山灵水秀的环境中“诗意的栖居”?“两山论”是一把解锁的“金钥匙”。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是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是保障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统筹推进,协调发展的“压秤砣”。2015年,“两山论”被写进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成为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坚持“两山论”就是要坚持绿色、和谐的发展理念,让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色调”,坚持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一个都不能少,力争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近两年来,我国不少地区认准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纷纷争相“吃螃蟹”,摸索出了许多值得点赞的好经验、好做法,取得的成绩也可圈可点。比如江西省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江西样板”,实现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双赢共进,福建省打响“清新福建”金字招牌,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甘肃省借力“绿水青山”助推老百姓“拔穷根”、“摘穷帽”,乡村旅游成为精准扶贫新亮点。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其实,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看似矛盾的两难选择并不难,只要肯用心思量谋到深处,俯下身子踏踏实实“接地气”,撸起袖子动真格,生态环境就是“点金石”,树叶也能变钞票。

  坚持“两山论”,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发展生产力是一道“硬菜”,各级领导干部要当一名“好厨子”,就要有长远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做到“生态账”和“经济账”心中有数,去掉GDP“紧箍咒”,创新思维,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同时,杜绝耍“花架子”、练“嘴皮子”,要用心“增绿”“护蓝”,真心为民谋利,为子孙后代谋福,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争“挂红花”、“当英雄”,共建绿色家园,共绘美丽中国画卷。

标签: 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发展;两山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2084733033512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