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思想者丨我们为什么要研习儒家学说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顺耳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08日 07:34:10

更多

儒家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天理、良知、公理、绝对命令和绝对观念性质的思想,它如同二加二等于四、牛顿万有引力一样,属于人类社会治理始终必须遵循的铁律。在古代社会,它如灯塔般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前行方向。在当今时代,它仍可以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依据。

50da81cb39dbb6fdecf5cad20a24ab18962b3793.jpg

  儒家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多数史部与集部内容的灵魂。它具有理论自身的自洽性和理论运用的恒久性这两大标示理论成熟和科学的特征。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瞻观当下,其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它既是人类个体修养心性的根本大法,也是人类整体科学治理的有效方略,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就为社会治理提供方针策略言,儒、道、墨、法四家是主要的流派。其中墨与法两家与儒家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名之为一种承继关系。比较儒道墨法四家学说的各自优长与缺陷,我们也可以看出何以要侧重研习儒家学说。从总体上说,春秋战国之际的诸子百家都是在礼崩乐坏时代旨在治国理政而进行的献计献策。其中道家尤其是庄子属于缺乏进取心的逃避性的逆向消极回应,墨家是缺乏现实可行性的激进超前应对,法家则是缺乏远见性的直接功利反映,只有儒家是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治理乱世、重建秩序的积极构建。

  就人性揣摩而言,道家利用人们心向自由而偏重个体的逍遥自在,墨家利用人们心向公平而侧重社会的绝对平均,法家利用好利恶害而重君主的权势把控。只有儒家利用了人心善思定而着重社会长治久安秩序的建立。就各家特征讲,道家老子的道法自然、清心寡欲、无为而治、谦虚处下、反智愚民和上善若水,庄子的“万物齐一说”“退隐不争说”“反对聚财说”“至德之世说”都有着消极避世而缺乏进取,无视社会而只顾自己,忽略他人而逃避现实之嫌疑。墨家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兼爱和非攻等内容都具有超前的空想性,尤其是它的禁欲主义的节用观,毫无差别的兼爱观,民粹主义的非命观,上同于民的尚同观都有难以在实践中施行的空想成分。而法家的理论,皆有刻薄寡恩而重利轻情,不讲理想而只重物欲,不讲爱民而只顾重君的弊病,均具难以长治久安的缺陷。

  总之,道家有重自己而忘他人,重自由而无责任之嫌;墨家有重人民而略政府,重公平而弃效率之嫌;法家有重君主而轻人民,重制度而轻情义之嫌。一个成功的社会治理策略往往不能不重视政府,也不能不重视人民。因为一个再坏的政府也比没有政府强。同时君以民为本,政以民为本,官以民为本,所以政府与人民必须兼顾。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理论必须在自由与责任、个体与社会、制度与情感、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求一种大体的平衡。这就凸显出儒家学说兼顾各方长处的理论优势,此乃我们必须热衷于学习儒家学说的理由所在。

  儒家学说之所以能够长期雄居于各家学说之林,与它善于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是分不开的。在其周代的滥觞时期,儒家学说既保存了殷人的天命观,也提出了“天命无常,唯德是从”“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以道德言兴亡的德治论。在春秋末、战国初的创立时期,儒家学说采取了“引仁入礼”既“从周”又“因革”的理论对策。在第一次转折的汉代,儒家学说汲取了法家依人性、重制度的优长,道家重谋略、讲谦退的益处,墨家重民众、爱和平的强项,形成了以董仲舒思想为主体的居于意识形态地位的儒家学说。难怪有人认为汉以后的儒家为“外儒内法”或“明儒暗道”的理论。在第二次转折的宋元明时期既吸纳了魏晋玄学重哲理玄思的优点,也汲取了佛教重复归本心的长处,发展成了以道体心体为主,内容更加精致的由内圣而外王的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LOCAL201508062231000229022796713.jpg

  科学的社会治理理论必须包括处理灵与肉、己与人、人类与自然以及君主和人民关系的内容。儒家学说在肉体与精神层面上,主张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它要求人们效法日月星辰刚健运行的积极进取、奋斗不息精神,坚持意志独立、人格尊严和心力作用。自强不息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主旋律,是民族历经磨难而永存,个人历经艰辛而挺立的重要因素。

  在个人与社会层面上,提倡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和实生物”“和而不同”的和谐共处。“和”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人民奉行的崇高价值。它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共享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

  在人类与自然层面上,“主张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天人统一思想。宋代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思想。就是说,天地犹如父母,人与万物都由天地滋养而成,人民是我的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这种肯定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对于我们在改造自然中重视保护自然、优化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在人民与国家层面上,倡导“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成书于殷商时期的《尚书》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当下社会的“以人为本”,就是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社会,说到底就是人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日益改善的社会。

  总之,儒家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以民为本的思想,是天理、良知、公理、绝对命令和绝对观念性质的思想,它如同二加二等于四、牛顿万有引力一样,属于人类社会治理始终必须遵循的铁律。在古代社会,它如灯塔般指引着中国社会的前行方向。在当今时代,它仍可以成为我们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依据。此乃我们必须热衷研习儒家学说的理由所在。

  【作者为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研究员】

标签: 法家;儒家;道家;天人;治理;自强不息;诸子百家;墨家;和谐社会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2/W02017020778547450157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