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会背后的“升级”
来源:澎湃新闻网
作者:沈彬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08日 21:02:44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人而言,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与时代脱节、难以为今天所接受的东西。这样一来,如何能够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的需求来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取舍,有扬弃地继承,创造性地转化、使之与现代文化融合贯通,就成了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迫切的时代任务。
原标题《诗词大会背后的“升级”》
伴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十六岁高中女生武亦姝彻底“红”了。各方赞美纷至沓来,甚至有人对能背两千首诗词、写得一手好字的她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满足了我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夸张的言辞背后,是由衷的欣赏之情。
无独有偶,另一个在众多娱乐节目中显得相当独特的朗读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近来也广受好评。联系到此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这些“另类”节目的流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文化现象的背后,透露出的是时代变迁的消息。
那么,是什么样的时代变迁呢?
首先,是观众的“升级”。对成长于开放年代的年轻观众而言,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所接触的信息、所具备的视野,都使得他们的知识结构、阅读趣味和欣赏能力都远超前人。粗制滥造的“神剧”、堆砌明星的“大片”以及各类高度雷同、套路满满的综艺节目,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的态度是开放且自信的,对《中国诗词大会》这种现代传播方式与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的节目,可以毫无“违和感”地接受,并乐于向朋友推介。
其次,是制作方的“转型”。长期以来,人们对综艺节目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唱唱跳跳、打打闹闹这一层面,以至于不论转到哪个频道,大家看到的节目都如出一辙,而且往往充斥着“娱乐至上,明星为王”的浮躁气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诗词大会》这样勇于突破常规、兼顾文化性和娱乐性的节目,无疑是一次产业的转型调整。
而在“升级”和“转型”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的,则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这一更为深远的命题。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命脉所在,也是不断进行再创作的宝贵精神资源。只是,伴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现代人而言,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与时代脱节、难以为今天所接受的东西。这样一来,如何能够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时代的需求来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取舍,有扬弃地继承,创造性地转化、使之与现代文化融合贯通,就成了当下我们所面临的迫切的时代任务。
在当下传统文化热中,难免鱼龙混杂,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让国风、唐诗里蕴含的人文精神、智慧力量,重新温暖、点亮我们的现实生活,还是让那些早被扬弃的、冬烘陋俚的道德说教重新粉墨登场?
对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大议题,《中国诗词大会》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
标签: 传统文化;诗词;节目;诗词大会;中国;变迁;创造性转化;宝贵精神;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