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让善意再热一点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本网评论员 柳博姗    责任编辑 吴晔
2013年11月26日 21:04:01

更多

  碰见摔倒在非机动车道上的老人,扶不扶?金华街头的几位市民选择了不,但他们围成圈,默默守护着老人,等到救护车到来才离开。若用温度来衡量评价这条新闻,它只比"扶起来”冷一点,却比"视而不见”暖一点。不冷不热,不尴不尬,真像现在不少人对"扶老人”的态度。

  每次有类似新闻出现,都会引人发一番诸如"为老不尊、人心不古”的感叹。在八年前的"彭宇案”中,就有媒体友情提醒"不要被道德的热情蒙蔽了双眼”。从此,"倒地老人该不该扶”开始成为了公众心中选择题。前不久,达州、汕头两地又接连发生"学生扶老人被讹财”的事件,又有媒体得出——"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的结论。不少人深以为意,认为"扶老有风险”,行动需谨慎。

  不扶老真因老人太坏?2011年的佛山,遭两车碾压、在7分钟内被18名路人无视的两岁女童小悦悦,是被一位拾荒的老者抱起。小悦悦不是危险的"倒地老人”,为什么路人视而不见?救她的正是一名老者,"老人太坏”的罪名不成立。女童已死,这次被骂的是路人。路人怕什么?恐怕不是孩子或者老人。他们担心的是无论对什么年龄、什么状态的人做出善行,都可能陷入被"反咬一口”的窘境。他们害怕担责,于是冷漠相对,混迹人群充当沉默的大多数。可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也许,在探讨道德滑坡,把矛头对准耍赖的老人或者冷漠的路人之时,每个人都在遭受煎熬。我们希望善意多一点,但现今种种都显示出,善意缺乏保护确实行之不远。在金华市民的人肉"安全岛”里,我们看到了善意,路人迈出了该走的一步。若要善意保温,让步子迈得更大一些。避免行善者处于"进退不得”的境地,还需要多重有效保障——在技术层面上告知如何科学救人,在制度上保障见义勇为者,从法律层面遏止"讹善”行为的发生。

  见人不救的"被害妄想”反映出了人际关系的不信任,它仅仅是因个体间的互动造成的吗?或许在这个繁杂的世界里,不知以怎样的价值标准交流,以怎样的社会规则行事,才是真的让人无所适从。在"助人被讹”之外的太多新闻里,都能找到类似的焦虑。如何让每个人都觉得有保障,如何让每个人都觉得稳定、安心,也很重要。

  让善意热一点,需要全社会都向前迈一步。

标签: 扶老人被讹;道德滑坡;保障善意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311/W0201311264283400070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