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辣评丨众矢之“滴” 这次连用脚投个票的机会都没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25日 07:37:35

更多

资本与权力叫板,本来应该是主角的消费者,反而成为这场叫板中的配角,忽然心生悲悯——老百姓用脚投个票,咋就这么难呢?

  从打车有点贵到打车难,再到打车不贵又不难,再到打车确实很贵,直至今天的打车又贵又难,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各大城市,都坐了一次“过山车”。临近春节,情况更糟。打车之贵、打车之难,更是急得用户嗷嗷叫。用户问滴滴,滴滴官方说,原因找到了,因为春节来了。

  春节又不是今年才有。往年打得头破血流的滴滴与优步,就跟发压岁钱一样,打车不贵,也不难。今年春节来了,打车又贵又难了,滴滴官方把这个“原因”找出来,既不表示自己智商有问题,也不表示贬低用户的智商,而是迫切需要春节这个节点,通过引爆市场供应的饥饿感,继而引爆用户的情绪,向处在“过渡期”中的网约车新政,作最后一次疯狂的叫板。

  新政是推,还是不推?这是个问题。

  半个多月前,弄潮君预料到春节将出现打车市场的这场“严重饥荒”,在一次与职能部门的对话中探到,职能部门表示毫无压力。

  好吧,在板板相对的叫板中,今天,可能太多的消费者,已经感受到了夹板中生存的压力。

  但是今天,滴滴并没有得到太多用户的拥趸。这是因为,滴滴的小聪明,耍得太明显。滴滴在垄断之后就加价的翻脸不认人上面,已经伤害了一大片。

  滴滴官方正式的文字中,你是找不到对网约车新政半个“不”字的。就像当初以市场的名义杀将进来一样,今天还是在讲市场。但今天,滴滴背后的潜台词很明显——都是网约车新政惹的祸。因为网约车新政中,很多地方规定,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司机,必须是本地车、本地牌。所以,今天的网约车打车难、打车贵,实际上是滴滴打出的一张情绪牌。意思就是,看谁玩得过谁!

  这是一种近乎疯狂的挟持。挟得紧紧的,哪怕你像上海那位用户一样,已经差点声泪俱下。

  网约车杀进来,像小媳妇一样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时候,用户同情过。被监管部门视作非法、时常给只小鞋穿的时候,用户同情过。但是今天,用户已经无力去同情滴滴了。他们被小媳妇熬成婆之后的变脸冷淡过,被垄断形成之后的加价吓怕过,被挟持的胳膊勒得气喘不过来过,他们已经明白了自己最终无非是网约车杀进来时所利用的“民意”,是熬成婆之后随手丢弃在砧板上的一块肥肉,是拿来跟新政叫板的一块人肉。

  他们很清楚,各地网约车新政,并不是都是每个地方规定必须得本地车、本地牌、本地身份证,但是为什么几乎每座城市的打车都难了、都贵了?他们也知道,网约车新政的全面到位实施,有三个月的过渡期,今年的整个春节,都在过渡期内。为什么去年春节的时候,打车不难、打车不贵,今年的春节就难到这个程度、贵到这个程度了呢?所以这一次,用户的情绪,并没有随着滴滴的情绪走,而是把今天整个矛盾的冲突,指向着滴滴。

  滴滴加价,不是从春节开始的,而是从完成垄断地位开始的。从那以后,用户根本就失去了议价能力。而网约车新政出台之后,滴滴实际上是在玩情绪,玩的是饥饿疗法的小动作。虽然价格是决定的因素,但是当网约车把价格抬高、导致传统出租车的价格也跟着拉高之后,老百姓根本就没办法再用脚投票了。出行是刚需,你发现你已经无法选择了。而滴滴,在前一阶段,确实失去了司机的参与兴趣,流失掉不少车辆,但这个责任不全是网约车新政所造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加价之后的网约车,司机并没有从中得到好处。那么滴滴实际上造成的是什么?是通过不停地加价,既对刚需的用户宰起了快刀,又到新政叫起了板。它把价格拉得越来越高,反而能把自己的责任推得更加干净。这种饥饿疗法,它就是一种两面刀,一刀倒逼职能部门,一刀宰向消费者。它玩的是情绪,赚的是大钱。

  新政未落地,消费者已经满盘皆输。职能部门稳坐权力的泰山,不输不赢。唯一赢的是滴滴。当初血拼市场时砸进去的,几个工作日就赚回来了。而当初跟着赚得盆满钵满的网约车司机,口袋里再也赚不到多少钱了。他们要么扔掉这块鸡肋,要么利用滴滴派单的程序设计漏洞,故意加价,或者故意不接单,就等着用户加价。他们上演着最后的疯狂。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一辆网约车,它可以有好几部手机,哪个单子进来加价更高、宰得更多,它就接哪个单子。他们不管你叫不叫得到车。他们只管自己杀到的下一只猪有多肥。

  这时候你彻底发现,网约车出现的时候,打着市场竞争需求的互联网+概念杀进市场,它最漂亮的共享经济旗帜,实际上只是一块用完就弃的抹布,是资本疯狂掠夺的遮羞布。当时它裹挟的,仅仅是概念。当资本完成了市场布局、消费者用车的习惯已经形成、传统出租车行业被打得稀里哗啦之后,这些漂亮的旗帜都露出了本来的不堪,连底裤的布料都不做了,直接脱光,赤膊上阵。资本的力量如此强大、如此狰狞,实在是太可怕了。

  现在,彻底尴尬了。最尴尬的,不是打车难、打车贵,而是在打车难、打车贵的整个让人抓狂到焦虑、焦虑到失望的时候,网约车的新政能不能继续往前推下去的问题。如果继续强推,这个矛盾更加突出。如果放弃,这个摊子根本就收不了场。网约车新政还没正式施行,但它已经被滴滴垄断的这步棋,下到骑虎难下的尴尬地步了。在网约车市场打天下的过程中,消费者整个被耍了,职能部门也被耍了。

  今天的滴滴是什么?是做推进市场进步的力量,还是成为扰乱市场的推手,有待于他们自己的抉择和政府、市场的作用。当下,琢磨了几年的网约车新政,还没正式实施,它就已经注定不会赢了。当然它即便不赢,也没输。这次,消费者已经彻底输了。春节是网约车,裹挟消费者,向网约车新政,构成的最后一次叫板。不管它叫板之后能够得到什么,但是,打车难、打车贵,这个局面,已经不可能只是春节的一个特殊的、暂时性的情况了,它在一个时期以后,完全可能成为常态。

  看看春节的打车难、打车贵,看看滴滴官方的表态,忽然想起半个月前职能部门某个官员淡定的神情。资本与权力叫板,本来应该是主角的消费者,反而成为这场叫板中的配角,忽然心生悲悯——老百姓用脚投个票,咋就这么难呢?

标签: 打车;新政;春节;加价;职能部门;车难;情绪;小媳妇;司机;官方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1/W0201701250473427906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