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买买买换不来罗曼蒂克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王玉宝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15日 07:16:42

更多

真正源自民族文化的节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应该更加自信地过好自己的节日,而不是盲目无理由地“挟洋节自重”,更不应让人类的文化传承迷失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

timg.jpg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玫瑰实在太贵!”2月14日,“朋友圈”有人这样戏谑。

  又是一年的2月14日。夜幕降临,楼下此起彼伏的喇叭声,饭店里排出的长龙,影院里攒动的人头,价格飙涨的玫瑰,各大线上线下商业机构声嘶力竭的促销,提示着又一个“拥堵日”的到来,又一个西方所谓“情人节”的到来。有地方为了应付这一天汹涌而来的结婚登记热潮,甚至提前推出了手机APP预约服务,再一次见证了一些国人借“洋节”刷存在感的热乎劲。

  平心而论,过不过情人节,作为个体选择,无可厚非。年轻人丰富夜生活,是社会活力的表征,也为内需“加油”。然而,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玫瑰是爱情的象征,但即便买下最贵的玫瑰,也无法为爱情上“保险”。倘若有情,不必借喧闹证明。反倒是,刻意寻找“2.14”“12.12”“5.20”这样的日子来见证爱情,却往往留下操之过急、考虑不周的隐忧。

  节庆,必因有文化的寄托而延续。然而,在这个以“情”为名的“节日”,我们并不能看到多少真正深情的告白,看不到多少人发自内心对家庭、爱这一系列人类美好价值的觉知和坚守。人们看到更多的是,“朋友圈”里各类奢华礼品的炫富,或各类“520”“5200”红包的“狗粮”贴(意指让“单身狗”眼馋)刷屏。消费的冲动和物欲的泛滥,遮盖了“节日”的本意。

  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阐释“消费社会”时曾指出,“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支出的增加,以及仪式中多余的‘白花钱’竟成了表现价值、差别和意义的地方”。不能不说,在这样一个时代,需要更加警惕,莫让消费和物欲吞噬了节日本有的文化内涵,莫让节日沦为消费主义自我膨胀的“工具”。

240473-13013109292156.jpg

  君不见,近年来,一些人热衷过“洋节”。似乎越是“洋节”,越体现品位和档次。但实际上,对节日的文化内涵则一知半解甚至毫无所知。一些青少年,把节日当成物欲的狂欢场。近年来的三八妇女节,有高校男生屡屡打出“女生节晚归要放开,不归要张开”、“春风十里,不如睡你”之类的低俗标语。“情人节”的朋友圈,也成了各种黄色段子比拼的天下。这是把一个个原本尊重女性的节日,过成了消费女性、矮化女性的狂欢。这正是文化内涵遗失后的节日“异化”。

  怎样才能过好节?仪式感和文化内涵最重要。今天春节期间,浙江嵊州一张500人的“全家福”“巨照”在互联网引发大量点击。为什么?因为这张照片经典地反映了中国人对春节团圆以及和合文化的尊崇,有力地对接了中国人的情感“公约数”。有这样的仪式感,彰显出人类社会的崇高价值,这才是过节。

  近年来,公众明显感受到中国的节庆文化在全球进一步得到推崇。今年的春节,更多的国际大都市将春节纳入放假,举办舞龙灯、舞狮子、拜年等仪式性活动,一些国际媒体制作传播中国年俗文化的内容。这使得人们赞叹:中国春节越来越走向世界!而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也在日韩等东亚、东南亚地区广受欢迎。这种真正源自民族文化的节日,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应该更加自信地过好自己的节日,而不是盲目无理由地“挟洋节自重”,更不应让人类的文化传承迷失在消费主义的浪潮中。

1.jpg

标签: 情人节;买买买;狂欢节;购物;商家;商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2/W0201702147994302546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