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被无心之言豁开的80后“年龄焦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佘宗明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24日 07:36:01

更多

“世间时间,会给我们答案”,“年龄焦虑”固然总会存在,可时间终会将其抚平,没准过了一阵,新的焦虑就将它从我们有限的脑容量中冲淡了。

timg.jpg

  曾被视作年轻一代的80后,近来被两句“无心之言”豁开了年龄焦虑:先是有媒体报道刺杀金正男嫌犯时用了“1988年的中年女子”的表述,引发热议;后是正走红的民谣歌手赵雷2014年受访时的一句话被扒出,他说自己母亲“34岁老来得子”,这又给了许多80后以暴击。
  1988年生人其实已近而立之年,过了联合国定义的“青年”的年龄区间(15岁至24岁之间);说34岁“老”,针对的或是适宜生育年龄。但这不妨碍,“中年”“老”等字眼,戳中了以80后为主的一大拨人的痛点。在网上,一堆打趣就由此衍生:“我要成90后空巢老人了”“身为80后的我上公交可以让年轻人让座了”……而寓于这些调侃之中的,就是对“大龄”“变老”等定格的迂回抗拒。
  在“80后”的概念最初被提出时,它就跟“千禧一代”那样,其意涵超出了年龄本身,而更多的是指有着共同成长时代背景的族群。这群人在经过相当的资源积累后,如今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在创富、消费等领域的主力,乃至成社会砥柱。
  对逐渐掌握公共空间话语权的80后来说,他们显然不甘心认“老”——社会心理学上的“老”,是跟话语权资源配置联系在一起的,“人到中年万事休”,说你老,意味着你不行了、该认命了,甚至是该让路了。这是那些站在时代风口上的80后们不堪领受的。
  更何况,这代人也是马云口中说的“互联网世代”,是最早被互联网文化浸洗的一代人。互联网时代抹着“拽酷萌”底色的后喻文化,也形塑了他们的年龄层认同。
  互联网的本质是年轻态的。美国作家汤姆·彼得森就说:“网络社会是个没有尽头的青春期”,它拉长了很多80后网民心理上的青春期,降低了其心理年龄,也削平了世代间的生活方式差距。已不再年轻的80后,却照样会在朋友圈用美颜嘟嘴照“装嫩卖萌”,这也成了一种互联网现象。尽管很多人会用与“小鲜肉”相对的“老腊肉”自谓,可这多是戏谑。彼得·潘综合征(“成人幼稚化”)在年龄层认同层面也日益常见。
  这种心理年龄层认同,跟现实中界限感极强的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年龄段划分法”相遇,跟老一辈的逼婚催生相遇,难免被刺痛。
  但也不必太担心,“世间时间,会给我们答案”,“年龄焦虑”固然总会存在,可时间终会将其抚平,没准过了一阵,新的焦虑就将它从我们有限的脑容量中冲淡了。

标签: 互联网;焦虑; 80后;话语权;心理;互联网文化;社会心理学;空巢老人;民谣歌手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2/W02017022378779552159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