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深评丨“一带一路”构建世界文化新丝路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木楠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5月11日 14:41:43

更多

“一带一路”让古丝绸之路的光芒重新焕发,也必将构建一条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永续发展的新丝路。

  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将出席高峰论坛开幕式并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这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方以此为题召开的规格最高的国际性会议,将凝聚各方共识,明确合作方向,推动项目落地,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进程,让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惠及沿线各国人民。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以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建立沿线各国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点亮古丝路的新梦想。“我的家乡中国陕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站在这里,回顾历史,我仿佛听到了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今天的“一带一路”始于三年多前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包含深情的丝绸之路畅想。文化是流动的史册,“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贸易桥头堡,也是一条世界文化的新丝路。

  “一带一路”以文化打开文明的世界门户。近日,故宫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大型展览的文物珍品揭开了我国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角。其实,早在唐代就有装载瓷器、茶叶、丝品的航船驶向了阿拉伯半岛达波斯湾,这条重要的商贸之路让沿海国家知道了来自东方的文明。而随着书画、玉器、钟表、家具等物品的互通互鉴,海上丝绸之路以文化解读出不同民族之间对美好的共同追求,也把和平、互惠、共赢的东方发展理念带给各国人民。这段文化的历史连接,增进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亲近与友善,也为之后的中国打开了逐渐走向开放的世界门户。

  “一带一路”以文化连接互信的睦邻情感。“德不孤,必有邻。真诚友好、以德为邻,就一定能实现世代友好。”通过外贸、基础设施的援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三年多时间里,中国已与沿线3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合作协议,2016年直接投资就已达145亿美元。如帮助柬埔寨建设水电站,解决粮食储备等,真正让柬埔寨人民分享到了邻国中国提供的“公益蛋糕”。中国儒家文化倡导“达着兼济天下”,“一带一路”正是传承了这一“兼爱天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和平友好的前提下,向其他国家伸出了爱心橄榄枝,弘扬千年文明的传统美德,连接民族之间互信的睦邻情感。

  “一带一路”以文化分享共赢的“中国精神”。在印尼,孔子学院把汉语言文化带到了当地人的生活里。鼓励孩子学汉语、识中国是当地华侨同胞寄托思乡之情的表达方式。信奉崇尚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等仁德精神的孔子学说,成为了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喜爱中国的文化砝码。面对中国越来越开放地主动分享与善意投递,出现观望、疑虑等本能的自我保护心理在所难免,而极富中国精神象征意义的孔子学院等文化传播、交流平台则建立了消除“误解”、沟通交流的柔性机制,最终让世界看到“共商、共建、共享”的中国文化,崇尚互利共赢的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国家强盛注定要有强盛的文化,文化强盛也注定是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繁荣的根与魂。“一带一路”让古丝绸之路的光芒重新焕发,也必将构建一条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永续发展的新丝路。

标签: 丝绸之路;文化;中国;海宁市;共赢;丝路;古丝绸之路;高峰论坛;各国人民;孔子学院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5/W02017051151954252461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