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对残疾人要关爱更要尊重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飞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5月20日 15:53:59
关爱残疾人,但关爱不是怜悯,也不是施舍,让残疾人从事自己能胜任的合适工作,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5月21日是第二十七次全国助残日,今年全国助残日的主题为“推进残疾预防,健康成就小康”。近年来,随着我国残疾人权益保障事业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需求日益增加,他们渴望融入社会,展现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美好生活,人人共享。在我们享受着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生活在残疾阴影中的人们。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8500万残疾人。残疾人无法像健全人那样从事完全正常的劳动,当台阶成为难以翻越的“高山”,公交车成了登不上的“宇宙飞船”……其间的酸甜苦辣,残疾人只能默默承受。唯有尽可能便利残疾人,才能缩小其与健全人之间的差距。比如,帮助残疾人家庭进行“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无障碍改造,消除或减少居家生活障碍,改造居家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促进残疾人生活实现小康创造物质基础。
对于残疾人而言,就业堪为其头等大事。通过就业,才能实现残疾人劳动权益和自身价值,才能增强残疾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现实中,一些残疾人遭遇就业歧视常见诸报端。要解决这一问题,要继续加大力度帮扶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鼓励社会福利性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同时也必须清楚,对残疾人的关爱绝不能仅仅停留在同情和救济层面上,而应继续在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各领域里切实推动帮助残疾人的行动,实现残疾人“精神生活有寄托、融入社会有尊严”。
当然,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从某种角度来说,广大残疾人也要从这些自强模范身上汲取力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更加坚强地为实现人生梦想而奋斗。
关爱残疾人,但关爱不是怜悯,也不是施舍,让残疾人从事自己能胜任的合适工作,像对待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才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身体的障碍可以通过各种硬件设施得以克服。而心灵的障碍,则需要残疾人和健全人共同努力才能消弭。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我们共同努力,同残疾人一起活出精彩人生。
标签: 残疾人;健全人;社会生活;生活;助残日;关爱;小康;改革开放大潮;改革开放进程;提供就业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