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以安保召唤理性力量,弥合医患关系裂痕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栗中西 责任编辑
张萍
2017年07月12日 21:43:17
从事后追惩到事前预防,化解医患矛盾实现了一次重心前移,这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种完善和创新。当然,不管多艰难,对政府来说这个前移的过程还会沿着时间顺序和因果链条不断上溯,向医患矛盾根结处进发。
7月11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严密防控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严密防控、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包括醉酒、精神或行为异常患者安排保卫人员陪诊,将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等等,官方亮出了一系列严惩伤医、医闹行为的“组合拳”。
医患纠纷频发,暴力伤医事件不断升级,医院安检是否必要,被翻来覆去地讨论,卫计委此次发出指导意见可谓一锤定音:医院安检有必要,而且要出组合拳。以组合拳“拳打”医闹、伤医者,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种完善和创新,回应了公众对理性平和就医环境的期待,以及弥合医患关系裂痕的迫切需求。
据“第二届中国医疗法治论坛”公布,仅2016年全国发生典型暴力伤医案例有42起,共导致60余名医务人员受伤或死亡,达到多年来新的高峰。就在7月11日凌晨,黑龙江鸡西又传噩耗,一名男子砍伤2名医护人员后持刀劫持护士,被警察击毙。
数字背后是不容客观的医患关系。一方面患者对医生信任感走低,另一方面医生群体人心惶惶,媒体公布的医师执业状况调查显示,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医不过二代”的医者心声,正在消解医生这一职业的神圣光环,直接构成大众“未来谁来为我们看病”的忧虑,更折射出社会撕裂的严峻性。
2013年,国家卫计委、公安部曾发布指导意见,提出通过人防、物防、技防三级防护体系构建“平安医院”防止恶性“医闹”,医院要按照不低于在岗医务人员总数的3%或20张病床1名保安或日均门诊量的3‰的标准配备。后来包括浙江省中医院湖滨院区在内的一些医院,还自发施行了“先安检,后看病”的安保措施。此番再升级,对二级以上医院的安保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层层威慑,直接作用于医闹、伤医这一“患处”。通过安保设卡陪诊等方式,可以提高医闹和伤医的现实操作门槛和违法犯罪成本,将保护的天平向医生倾斜,使医生不用急着学防身术,而是把心放到肚子里专心看病,患者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救治。
有论者认为,这样严阵以待的场景只会让患者更受刺激,这种单边思维忽视了医生的立场。两害相权取其轻,在伤医的极端情境中,医生的人身安全有权优先于患者的心理感受被考虑。医疗改革等深层次变革尚需时日,增加安保力量保护医生的人身安全、形成心理支持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前述观点恰恰反映出医患关系中的一个症结:缺少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能以理性的眼光平衡医患双方境遇。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医生消除病痛靠的得是“语言、药物、手术刀”,中国也有“医者仁心”的古训,医生天然有义务去涵养增强对患者感同身受的能力。可健康的医患关系仅此是不够的,能够理性看待疾病与生命,客观冷静地评价医生的帮助,明白医生“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局限,是作为一名合格患者的残酷必修课,也是现代医患关系的前提。
从事后追惩到事前预防,化解医患矛盾实现了一次重心前移,这是社会治理体系的一种完善和创新。当然,不管多艰难,对政府来说这个前移的过程还会沿着时间顺序和因果链条不断上溯,向医患矛盾根结处进发——通过提高公共医疗投入,增加优质医疗资源的供给,改善医生群体的待遇等持续不断的改革,最终让医患关系能够在理性的力量下得到弥合,每一个人都能在医生帮助下有尊严地与疾病对峙。
标签: 医生;组合拳;安检;医患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