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丨金子般的心灵,可以穿透生死
来源:
作者:张萍 责任编辑
张萍
2017年10月16日 19:55:48
谈死亡,其实是谈如何更好地活着。去年,政治学学者江绪林的自杀后,他的友人吊唁时说道,“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生不可以无宰,俟有道以存之。或许天命如同大网,生灵概莫能外,但如果能反身张望,甚至投以眼色,总比瑟瑟啰嗦,不敢仰视,好些吧?
在周一谈死亡会不会太丧?可意外总让思考来得猝不及防。上周陆续发生了几起与生死相关的新闻。
10月12日,青年作家、导演胡迁被发现在家中楼道自缢身亡。这位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青年才俊,曾获得台湾第六届世界华文电影小说奖首奖,今年初刚刚编剧、执导了他的第一部长片电影。被业内人士冠之以“天才”的头衔,依然在现实的泥潭里摔打得满身泥浆,他自剖“这一年,出了两本书,拍了一部艺术片,新写了一本书,总共拿了两万的版权稿费,电影一分钱没有,女朋友也跑了…蚂蚁微贷都还不上。”
城市里从来不缺被挫折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人,无奈艺术让人可以站在精神高地上瞭望生活真相的同时,也会让人的痛觉神经更加发达。可以变现的流量、更多的关注、更大的名气,这些才华没有帮他实现的,自杀帮他实现了,就像曾经的史学少年林嘉文,台湾女作家林奕含,他在公共空间里接受蜡烛、缅怀以及再叙事,也接受“不负责任”“心理脆弱”之类的质疑指责。你可以说选择自杀就是选择非议,这就是现实的应有之义,却无法阻止一些人对此愤愤不平,难以接受。
自杀也不总是与沉痛悲剧首尾相衔,有时候莫名与喜感搭上边。上周杭州建德有一位25岁小伙小叶,给家人留遗言轻生,却被神秘人相救后留下200块钱和一张纸条:“孩子,当你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我已离开了,昨晚高烧已经帮你退啦。”杨过情灭跳崖,遇到大雕相救,练成神功;张无忌跳崖,遇到高人传授内功,练就九阳神功;袁承志因为跳崖得金蛇郎君真传,学得金蛇剑法……神秘高人出手相救是武侠“套路”,世所少见,偏让小叶遇着了。不过,拎着酒瓶湖边独酌寻死的一夜,是颓废不羁的杀马特往事,还是飘逸传奇的江湖美谈,得看小叶如何用今后的人生来诠释了。
文学作品常用巧合奇遇来推动情节发展,生活就残酷多了,寻短见者能被人及时抢救下来的,总归是少数,这对冲动性自杀者来说,这是种可惜的概率。人生遇到低谷不一定都会想去走极端,待着熬着呗。温暖的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圣江村”大侠们,汇聚抽象成为一种象征——那种生活中我们看不见却笃信它存在的关怀。我不知道关键时候是谁向我走来,但是由于小叶这样的经历被报道出来,我相信总会有这样一个人,从而生发出对社会、对人世和人性的信心。
信心比黄金可贵,而金子般的心灵也具有穿透生死的能力。同样是上周,北大一位得了“渐冻症”的女博士,陷入昏迷状态后口述遗嘱要捐献遗体,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渐冻症”难题。遗嘱里她说希望去后“不要举办任何治丧仪式,更不要收取亲朋好友、任何人的慰问金。请让我静悄悄地离开,不留任何痕迹,就如我从来没来过。”想要千古留名的人,总是雁过无痕,而不曾留恋世俗名利的人,反倒常会因为高贵品质而刻下属于自己的印记。
谈死亡,其实是谈如何更好地活着。去年,政治学学者江绪林的自杀后,他的友人吊唁时说道,“理想主义是可贵的,但健全的现实感以及审慎、妥协甚至迂回的精神也同样是可贵的品质”。生不可以无宰,俟有道以存之。或许天命如同大网,生灵概莫能外,但如果能反身张望,甚至投以眼色,总比瑟瑟啰嗦,不敢仰视,好些吧?
标签: 生死;神功;纸条;高人;遗嘱;小叶;死亡;北京电影学院;治丧;自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