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辣评丨中年“油腻”不可怕,可怕的是再次被下“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吕苏娟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11月02日 20:06:24

更多

套用一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篇文章亦可归类为“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批评都是耍流氓”。

  中年油腻男是什么样子的?近日,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的文章在网上疯传,文中细细列举了中年油腻男的种种特征,并良心地给出了十条建议,刺痛了很多中年男士的心,也激起了很多看客看戏的热情。

  初看这篇文章时,颇有种一针见血、直指社会现象的畅快感。毕竟,类似文中所描述的中年油腻男并非个案,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遇见过。特别是在“男色经济”正悄然兴盛的时代,一批又一批有型有貌的小鲜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加凸显了中年油腻男这一群体的突兀和自我觉醒的必要性。

  但再仔细一看文章,却发现其中不仅带有明显的偏见色彩,还有那种藏不住的站在道德高地的俯视感。油腻,为何意?文中给出的第一层含义是“胖”。科学研究显示,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在过了25岁以后会慢慢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2%-5%。也就是说,人到中年,即便吃的喝的和年轻时一样,胖也可能随时而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大步走进了物质极大富裕的时代。不再需要节衣缩食,不再倍感囊中羞涩,爱美食、寻美食、尝美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平凡而又普通的闲情雅致。同时,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到来,交际应酬不断增多,聚餐也就慢慢变得不可避免了。于是,一批原本的瘦子就慢慢变成了他人眼中的胖子。

  但胖,其实只要不影响健康并没有什么不好。且谁说胖就一定等于“油腻”?郑则士、董浩、洪金宝……一大批算得上胖的明星,照样可以很帅、很儒雅、很man。而即便胖真的给人以油腻之感,也决不至于如文章所述的那般能上升到“朝闻道,夕可死,朝见肚腩,夕可死”的境地。毕竟,减不减肥,只是个人的选择而已。只要不损害到他人和自己,有何不可?

  油腻,文中给出的第二层含义是对自我行为的放纵。“当众谈性”“教育晚辈”“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等,每一项单独拎出来都可以被网友无情“吊打”。不得不说,这正是文章被广为传播的重要原因:人到中年了还管不住自己,没有“高大上”不说,还如此庸俗不堪,确实该骂!

  这简直就是一个中年人所可能具备的所有“坏”标签了。没品位、没教养、没文化,活到中年,还不能“阳春白雪”,依旧“下里巴人”,怕是一辈子白活了。为了不让他人白活,文中作者给出了一系列看似中肯的意见,的确句句诛心,但却总有种浓浓的毒鸡汤的感觉。

  试想一下,什么样的人会在活了半辈子后仍变成文章所描述的那样?我想,大抵可能是一些死性不改的人或者是根本不知自己已具备了这些“标签”的人。因为不论财富多少、地位几何,人们的很多生活方式和观念,追根溯源都与家庭和教育息息相关,而这些所造成的影响并不是几句简单的“不要”就可以改变的。

  一个当众谈性的人,可能是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知性不可谈的氛围中的人,或者可能是被周围环境暗示谈性能换来交际资本的人;一个热爱教育晚辈的人,可能是一个从小被如此教育的人,或者可能是没有从教育中收获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个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的人,可能是一个从小就被教育哪个年龄段该做什么人的人,或者可能是很少见识过同一年龄段却可以什么都干的人……

  没有人会不向往完美的自己、完美的生活、完美的未来。但深陷在沼泽中的人,即便看到远处的清泉,也很难自己把自己拉出淤泥,更不论把自己投入到清泉中了。当然,这绝不是自我放纵的理由。毕竟,有些人明明早已看到了自身的这些“标签”,却依旧不愿去一一撕掉,如文章作者所描述的那般油腻着他人,放纵着自己。

  可再进一步深思,中年人为什么要主动撕掉这些“标签”?归根到底,在作者看来,中年人不再油腻可能只是为了被更多人所喜爱(包括作者自己)。而被更多人所喜爱、所关注,是在人类社会,特别是现代社会,在注意力极度稀缺的时代,一个人可以更好生存所应具备的“装备”之一。

  但这难道不是我们的悲哀、社会的悲哀吗?指责他人的人,只是为了让他人的活动能被自己所接纳;被指责的人,摆脱指责的唯一出路,是磨平自己去挤入指责者所给予的一方小小天地中。而大大的社会,难道竟容不下几个油腻的中年人?

  在《月亮和六便士》一书中,主人公几乎不具备任何油腻中年人的“特征”,但他却最终选择抛弃一切逃离了人群,逃离了社会,在一个海岛中度过了自己余下的一生。而这样一个曾经符合大众期待,有最终打破大众期待的人,却赢得了很多人的热爱。人们热爱他,因为即便他人到中年了,还已然有目标、有追求、有梦想;更因为他虽然已享有现实社会中他人所羡慕的一切,却依旧可以为了梦想而抛弃这一切。

  而这正是对文中“油腻”第三层含义的最有力回击。“停止学习”“呆着不动”“追忆从前”等指责,无一不再指向一个没有思想、没有活力的空荡荡的灵魂。问题没错,但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不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却是 “帮助减肥”“改变我们对一些事物知之甚少的事实”“远离‘三高’”……这碗浓烈的、放错了解药的毒鸡汤,真的可以药到病除吗?

  相信很多人早已心知肚明。套用一句“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这篇文章亦可归类为“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批评都是耍流氓”。因为即便所有油腻中年人都做到了十个“不要”,也而不过是从一个套子中换到了另一个套子中罢了。

  当然,能做到十个“不要”也是好的,毕竟技多不压身。但希望大家都是自愿的选择,而不是被绑架的无奈选择。

  因为这文章套路太深,很容易套牢一些人。不过,我仍希望作者不要先被自己套牢,也希望其他人也能醒一醒,先别急着喝汤,看看自己问题所在,再来对症下药也不迟。

标签: 油腻;中年人;指责;美食;教育;标签;套子;那般;套牢;交际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11/W0201711027046480500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