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丨记者节,干杯,为坚守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钱振霄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11月08日 17:00:30
大变革的时代背景能让一个行业变得光怪陆离。虽说我们不能逆转媒介革新的趋势,但在这个行业中,总还有那么些原则性的东西,需要被传承。
第一回听说记者节这个节日,还是在大学的课堂里。
我等尚在各大新闻院校淬炼技能的那些年岁中,新闻业尚带着些许“黄金时代”的遗风。诚惶诚恐地许下做一名时代记录者的誓言,经历采、写、编、评、摄的轮番打磨,当我们终于敢说出那句“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时候,猛然发现的是,媒介革新让教材塑造的光辉形象变得支离破碎。
大变革的时代背景能让一个行业变得光怪陆离。虽说我们不能逆转媒介革新的趋势,但在这个行业中,总还有那么些原则性的东西,需要被传承。
在节日的仪式性氛围中,多少能感受这个行业的倔强。就像昨夜,一篇名为《记者,记着心疼自己》的文章霸占了我的朋友圈。有微笑带泪的乐观,摄像记者朋友说:“我们需要带着微笑负重前行,左肩又开始痛了,其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有不失礼貌的自嘲,突发新闻记者朋友说:“比曹操跑得还快的是什么?是我们。”也有深入行业后的感悟,资深纸媒记者说:“别吐槽我们对错别字的计较,这是我们的职业病。”这些随心写下的文字,大抵是当下,新闻记者的真实写照,甚至,我似乎看到了一幅幅鲜活的工作现场图。
著名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做新闻,也是这个道理。但凡每一位稍微经历过新闻学专业素养熏陶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时效、重要、显著、接近和趣味,这几个词应该成为标杆性的价值准则,印刻在心头与足下。毋庸置疑,这个时代,依然有无数兢兢业业的新闻人,时刻践行着这份价值标杆。在烽火连天的中东战场发现人性的光芒,在神洲大地的田间地头发现道德与美,新闻记者正在用笔尖与镜头讲述记录时代的前提——去现场!
无需回避问题,现实中越来越多“Ctrl+C”“Ctrl+V”的组合正在让新闻与现场血肉分离。这多少会让老前辈们惊呼一句,还有这种操作?曾与跑突发的记者朋友聊“内容生产”和“回报”,感慨于他的风雨兼程和坚守的新闻价值理念,更感慨于新媒体小编手指一抖的简单粗暴与“高效”,最让我震惊的则是他们的收入对比,算了,不提也罢。每天面对生死离别与人情冷暖,现场的一线记者,笔下文字自带情感,天下文章一大抄,没有现场,则读之无味。就像我从来不排斥新媒体给新闻业带来的进步,我同样也痛恨泛滥的新媒体不断剥蚀着传统新闻人坚守的底线。
我们总说“讲好中国故事”,最鲜活的故事不源自互联网,而源自田间地头,源自百姓中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我们要讲好的中国故事,所说的是一条名为“中国”的道路,我们要亲自走向这条道路的远方,观赏沿途的枫林与霜叶,跨过路边的磕绊与荆棘,让我们身后的每一个读者,都能感受沿途最鲜活的风景。
“坚守”与“理想”,社会总在有形无形地赋予记者这样的媒介形象。这样也好,一边是坚守岗位,坚守原则,另一边是充满理想,保持理想,只要有这样一群人的存在,这个行业就永远不会太差。
标签: 坚守;中国故事;媒介;新闻业;朋友;记者节;标杆;节日;霜叶;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