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深评|扶贫工作不能沦为生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周俊生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8年04月24日 07:47:59

更多

一些基层政府将“爱心人士”的注册量当成考核硬杠杠,而不是看这些被注册的“爱心人士”到底为扶贫做了什么事。

1.jpg

  近期中国社会扶贫网开办了一个“社会扶贫”APP,这是一个连接贫困人口和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的网络服务平台。它能够起到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良好效果。在这个APP上,有一个“爱心人士”的注册标签,这本是给热心扶贫事业的有关人士的一种荣誉表彰。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就是一个APP注册,居然成了一些人眼里的“生意经”。

  有记者在电商平台中搜索“社会扶贫网”或者“扶贫APP”,竟然出现了20多家商铺,都标明可以代为注册社会扶贫APP中的爱心人士,并可以刷爱心关注的量。当然,每注册一个“爱心人士”,商家则要收费3角到1元不等。据悉,排名第一的商家仅在本月已做下3万多笔生意,看来这个新开发的“生意经”还很有“钱景”。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种用钱买来的“爱心人士”注册是完全虚假的,它不仅使扶贫成了一桩“生意经”,也使扶贫成为一种“网上游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难以接受的情况?我们当然有必要谴责见利忘义的商人,他们的这个“生意经”虽然所获只能说是一些蝇头小利,但如果这种情况泛滥开来,出现大量虚假的“爱心人士”注册,容易使政府接收到不准确的信息,为表面的热闹所惑,从而对扶贫工作产生误操作。

  但是,商人之所以能够逐利,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场出现了缝隙,他们嗅到了这种“商机”。一些基层政府将“爱心人士”的注册量当成考核硬杠杠,而不是看这些被注册的“爱心人士”到底为扶贫做了什么事。只要APP上出现了“爱心人士”注册,就以为大功告成,疏于监管,疏于查证。这种浮于表面化的工作追求的是形式主义,自然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也制造了虚假注册的空间。如果说电商平台上的某些商铺做的是缺德事,那么某些基层政府则事实上构成了与它们的同谋。

  帮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同全国一起进入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扶贫脱贫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但是,虚假的“爱心人士”注册却使这项伟大的事业有可能沦为“游戏”,而贫困人口则被这种弄虚作假的“游戏”所愚弄和消费,这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要求热心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到APP上注册,并且刷流量,只是满足了工作考核。很多人参与扶贫不是为了给自己弄一块金字招牌,他们更愿意的是默默地奉献自己的爱心,说不定这种要求注册的简单化做法反而使一些真正的爱心人士打消了献爱心的念头。打好扶贫攻坚战,需要的是基层政府具有扎实过细的工作作风,不能只是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对于一些有损扶贫形象的弄虚作假行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坚决制止,对于借此生财的歪门邪道,更是应该给予严厉的打击。

标签: 爱心人士;评论员;生意经;贫困人口;基层政府;社会爱心人士;网络服务平台;爱心企业;扶贫事业;社会力量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4/W0201804242769482354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