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丨别把遇难同胞纪念馆当成街边公园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逯海涛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03日 07:33:57
我们应该明白这个纪念馆的特殊性,这里不是街边的公园,每一位国人在踏进纪念馆大门以后,就已经不是一名普通游客,而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来凭吊历史、祭奠亡灵的,我们都应该保持起码的敬意。
这几天,几名儿童“打水漂”的视频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波澜,因为他们嬉闹的这个地方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更让不少网友生气的是,旁边的大人不但不制止,还掏出手机不停拍照。
伴随着嬉闹声,不断有儿童从地面上捡起白色的鹅卵石使劲扔出去,浅池里水花四溅。而不远处就是巨大的警钟,黑色的墙面上用各国文字写着“遇难者30万”的字样……
视频在网上一发布,点击量就不断攀升,“这些熊孩子该好好教育教育”之类的评论不绝于耳。也有人认为他们毕竟是孩子,可能还不懂这个纪念馆的意义所在,“没必要这么严肃”。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孩子的行为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搞清楚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我们了解到,地面上那些石子其实并不是普通的鹅卵石,灰白色的鹅卵石象征着遇难同胞的累累白骨,同时这些鹅卵石、枯树枝等构成了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纪念性墓地的凄惨景象。这里也不是一个普通的观光景点,这里是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国家公祭仪式举行地,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中华民族的伤与痛在这里凝结,30万遇难同胞的冤魂在这里被祭奠,80多年前那段屈辱悲惨的历史在这里成为铁证,被固定下来并向世界展示。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哭墙,是每个中国人一生中都应该来一次的地方。
正因为如此,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氛围应该是安静、肃穆、悲悯的,任何嬉笑、打闹、喧哗都应该避免。有网友回忆第一次去参观的时候,导游提醒不能踩到这些石子,因为每颗石子都代表了一个逝去的生命,而把鹅卵石这样扔来扔去,更是对历史和遇难同胞的不敬甚至亵渎。
当然,这样的帽子并不应该扣在这些不懂事的孩子身上,他们的家长甚至每一个在纪念馆里不够庄重肃穆的参观者,都更应该好好反省自责。在孩子眼里,这可能确实就是一堆石子、一个水池,跟他们在别处玩过的并没什么不同,但家长应该告诉他们,这里和每一个中国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里和街边的公园又有什么不同。让我们感到痛心的不只是孩子们的行为,更是作为成年人的家长表现出的漠然和无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既然你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想必也是希望孩子能从中了解历史、不忘国耻,那为什么不能当着孩子的面表现出对先人起码的尊重和敬意呢?
其实,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的开放参观过程中,让人痛心的不当行为并不少。有些不文明的参观者在参观过程中呼朋引伴,在塑像前比剪刀手拍照,大声喧哗甚至吃吃喝喝,这些不恰当的行为在无形中破坏了纪念馆庄严肃穆的氛围,也给孩子们作了很坏的示范。
对于这些不当行为,纪念馆管理方应该强化参观的仪式感,不仅仅是行为举止,对于参观者着装、年龄等都应该作出严格规定。对于破坏纪念馆肃穆氛围的参观者,如果经劝告还不改正的话,应该及时请他离开,国外不少纪念馆、博物馆都有类似的规定。
我们应该明白这个纪念馆的特殊性,这里不是街边的公园,每一位国人在踏进纪念馆大门以后,就已经不是一名普通游客,而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来凭吊历史、祭奠亡灵的,我们都应该保持起码的敬意。
标签: 纪念馆;孩子;鹅卵石;参观者;纪念馆大门;普通游客;中华民族;公园;遇难同胞;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