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号丨“让考得好的同学为你打工”,你被这句雷倒了吗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刘雪松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8年07月08日 15:23:47
义乌工商学院在外界有一个很具广告效应的描述——学生骑着自行车报到、开着小轿车毕业。
高校招生季,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副院长庞海松喊话高考生:“创业3年当老板,让那些考得比你好的同学为你打工。”庞副院长举例说明:在学生的创业路上,学校的政策是非常给力的——政策推出之前,有一个学生因为创业,7门课不及格,到最后学校研究给他如期毕业,还推荐浙江省优秀毕业生。
相关视频上网,很多网友觉得被“雷倒”了。事后副院长在“浙视频”采访中回应称,在创业学院,我们认为学业好当然是好学生,但是他创业好,我们认为是更好的学生。
单拎“创业3年当老板,让那些考得比你好的同学为你打工”来分析,这句话确有毁人三观之嫌,让人觉得,进了这所学院,把学做生意的本领学到了,就可以考得比你好的同学面前出人头地了,过去的自卑感就可以让他们去体会了。成功与否以赚钱多少来衡量,这样的育人理念,有点俗气,有点小家之气。
然而在全国,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本身就是在教育设计与理念上与众不同的“奇葩”。义乌工商学院是一个特例,是高职教育机构具有“第一个吃螃蟹”意味的创新者、探索者。它本身就区别于主流的高等院校,呈现自己独特性而来的。中国社会,确实有一部分只想做个小老板的学生群体存在、家长和家庭存在。整个社会就应该允许他们把教做小老板、学做小老板,当成一种需求,一种尝试。传统的高职教育,更专注某个专业技术能的培养,而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它就专攻怎么去做一个创业的小老板,它依托的背景包括小商品市场、电子商务等。这种定位是符合教育市场需求与规律的。
中国社会,人群的理想不同,追求不同,这是客观事实。中国高等教育迫切需要通过更多的细分层级,满足不同社会群体接受教育的不同需求。这是一项改革与创新的任务。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规定,月销售额达标就算创业,用创业成绩可以申请某些课程免修、免听、甚至免试。这种尝试虽然具有颠覆性,但有着一定的实操性。
不得不承认,创业也是很强的一门专业。传统的教学课程设计,在更讲实操性教育的学院、学生来看,是一道道枯燥、无用的门槛。因此从创业快速入门、快速见效的角度重新设计课程、用经验替代一部分理论课程,是解决高职教育出来的学生与社会实践“货不对板”的一种创新思路。外界不能简单地认为,这些课就不是课,这类书就不叫读书。这是把读书的概念狭隘化了。
义乌工商学院在外界有一个很具广告效应的描述——学生骑着自行车报到、开着小轿车毕业。用善意的目光看,这是为考不上高分的一部分学生打开的另一窗门。但是人们需要一颗平常心,既不要把开着小轿车当成人生的赢家、教育的赢家,也不要因为其他综合性、专业类学历,当成高人一等的资本去鄙视这样的院校和学生。
要防止的是,讲创业是学业,就把基础的文化课彻底抛弃。而讲文化课重要,就不把创业当学业。不能把创业仅仅理解成做小老板,开个小店、小公司,赚一把活钱。集体的、团队的就业,也是创业的重要形态。有的人心目中的创业就是我做老板我说了算、我赚的钱怎么花我做主。有的把加盟一个企业、一家公司视作创业路径,甘做一个创业、创新、创造团队的合作人。有的希望通过更多的知识储备,打造国际视野、胸怀格局、抗压能力、前瞻布局等素养。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让高端的更高端,普适的更普适,这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当然,社会需要包容,但高等教育机构在适应不同理想的育人理念上也需要“脱俗”。同样是工商类学院,义乌工商学院出来的学生,跟美国沃顿商学院出来的学生,谁的抢手程度更高一些、未来创业的后劲更足一些,这是一目了然的。清华学工商的硕士生、博士生,毕业时未必能买得起小轿车,但不能说义乌工商学院开着小轿车毕业就是人家强。因此,高职教育机构既要为学生创造教学的价值,也不能放弃价值观的塑造和引导。义乌工商学院教育学院的办学理念需要包容,而这所学院本身也需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高端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改革,最终是为了协调发展,而不是相互排斥。
标签: 创业;学生;义乌工商学院;老板;学院;副院长;高职教育;毕业;小轿车;义乌工商学院创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