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时评丨感谢贫穷:有点不改其乐的精神挺好的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栗中西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7月30日 15:25:27

更多

处处被焦虑主导的人生,其实更需要停下来,咂摸咂摸“感谢贫困”中的智慧。

  河北农村女孩王心仪,考上北大后写了一些感谢贫穷的感想,刺痛不少人的神经。贫穷意味着匮乏、局限,怎么可能有人会想感谢贫穷呢?“打死我也不会感谢贫穷”“贫穷并没有什么好感谢的,如果没有贫穷,有良好的条件,可能她会更优秀”,嘘声四起。

1532933045(1).png

  穷了怎么办?孔子常说“君子固穷”,比如有一次他跟人夸弟子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改其乐是种什么精神呢?说的不仅是穷,而是不管处在什么境地,总要保持着乐观,有点追求。读王心仪在写贫穷的文章,印象深刻的是她反复回忆和弟弟“玩杂技”般骑着破自行车,在雪地里和妈妈弟弟疯跑,在清香的麦田里玩水,在树上摘桑葚,在野外捉虫子喂鸡,等等快乐的事情。在认识到物质的重要性后,成年后的王心仪依然选择保持对生活的快乐记忆,这就是“不改其乐”。

  “不改其乐”是一种主动选择,一种你我都需要的、既乐天知命又不随便屈服的能力。在充满“相对论”的世界里,人总是活在各种限制中,你生下来,是贫还是富,是美还是丑,乃至是健康还是疾病,是家庭和睦还是家门不幸,都没法选择。当你庆幸于不用像王心仪那样,在陋室中学习,穿不上新衣、吃不了好饭,却不可能没意识到,自己正在别的形式承受命运的考验。历史经验和文学经验反复在讲这样的道理,即便你就是“天选之人”,出生就拥有最完美“起跑线”,最后总会挨上生活的“温柔一刀”,或早或晚,人都要面临沉沦还是振奋、“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不能因为王心仪的“命运价签”上恰好写着你拼命逃离的“贫穷”二字,就觉得她没有“不改其乐”的权利,就应该躺在泥潭里怨天尤人。

  感谢贫穷,不等于追求贫穷。“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追求什么富裕?如果贫穷有意义,那还做什么扶贫工作?”这种抬杠是典型的话语错位,是拿市场经济物质追求,朝传统儒家安贫乐道精神追求开怼的故意“碰瓷”,是为了反鸡汤而朝一切正能量开火的冤打错杀。生于贫穷,却能在匮乏中感受富有,从而获得精神滋养,迎战生活——如果这都不算对待贫穷的正确姿势,恕我想不出该让穷人怎样对待贫穷,也搞不懂舆论何时开始对穷人这么苛刻了。换言之,把“贫穷”设为话语靶子,鼓动憎恨贫困,就能脱贫致富奔小康?避免贫穷带来的命运悲剧,除了在物质上打响脱贫攻坚战,设立精神上的榜样也同样重要。在外界支援的同时,如果寒门子弟内心都能如王心仪般强大,也才谈得上“天助自助者,运降不降人”。

  阻止别人“感谢贫穷”是种深层焦虑的自我暴露。中产崛起,消费升级,这些“城里人”的谈资总与阶层跃升分不开,自己拼命摆脱的贫穷,成了他们口中的“财富”和“感激对象”,多少有点令人难以忍受。所以,很多人打着“教育公平”“寒门难出贵子”“以后你就懂了”等等旗号,粗暴否定、打断这种“感谢”,也根本没有心思,去细细品味王心仪沾着露水的生活体会。处处被焦虑主导的人生,其实更需要停下来,咂摸咂摸“感谢贫困”中的智慧。

  舆论要警惕外界对贫穷的美化,却没有立场反对当事人赞美自己度过的贫穷岁月。相反,不管穷富,王心仪这种不改其乐的精神,愿你我都能有点儿。

标签: 贫穷;农村女孩;刺痛;不改其乐;嘘声;北大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7/W02018073053203610813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