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深评丨柔性监管 网约车不妨多试几步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西风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8月15日 22:59:58

更多

既然网约车行业日新月异,平台、民众、监管部门又各有吐槽,为何不多试几步柔性监管?以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协商民主、合作合理诸位监管制度核心,良好效果或指日可待。

  新政两周年、打车难余波未消,网约车前路何方?近日,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综合各地网约车政策、平台数量、舆论认可度等,公布了《2018中国25个重点城市网约车包容度排行》,引发社会深思。

10.jpg

      重温网约车初心,审视两年监管成败,新政总体值得肯定。备受争议的网约车获得了合法地位,融入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管理正常化,长远发展基础奠定。但是,全国各地监管政策多有实验性质,侧重点不同,准入门槛不一,实践中也碰到了难题:部分执法细则流于形式、执法严常伴打车难。既然网约车行业日新月异,平台、民众、监管部门又各有吐槽,为何不多试几步柔性监管?相对于管得太硬太死,以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协商民主、合作合理诸位监管制度核心,良好效果或指日可待。

  行业“红与黑”,还需进一步激浊扬清。回顾这几年网约车的发展,行业与监管部门默契不够、突发事件与社会监督互动不佳,问题突出。在发展初期,针对准入门槛过低、监管不严以及大打价格战等问题,网约车平台积极配合监管,整改效果明显。然而后期,当监管部门要求知晓平台运营大数据,以及限期推行网约车车辆、司机办理上岗证时。由于涉及核心利益,平台配合积极性不高,监管进展缓慢。今年以来,滴滴顺风车发生空姐被害事件,平台遭到了众多网友口诛笔伐。然而平台在巨大压力下迅速推出的安全管理补丁,又遭到网友大量吐槽。一片嘈杂中,真正建设性意见几乎没有。网约车如何与社会监督高效、深度互动,从而作出有效调整。机制上,目前显然是缺乏的。

  监管进与退,指向应更精准、高效。报告指出,准入政策相对宽松的城市,合法网约车平台牌照获取数相对越多,舆论反馈整体平稳;准入政策相对严苛的城市,媒体和部分网民中传出放宽准入制的呼声。显然,对于户籍、牌照、价格、排量等限制过多,实际意义并不大。网约车本质是普通的出行服务,硬件标准和司机要求不必太严,对标出租车标准,再稍微高点即可。划出底线,由市场去调节高、中、低档出行服务供给即可。这样一来,网约车出行服务供给大幅增加,平台就无后顾之忧整治违规车辆,监管严格执法时打车难也能少很多,监管效果会更进一步。毕竟,如果监管细则要一下砍掉大半车辆,平台很难积极配合,执法严每每伴随打车难,也不利于民生。

  柔性监管,追求更多专业、合理、合作。好监管,公共利益优先。对网约车业态进一步的监管创新,应更积极拥抱市场和民意。除了放宽准入,网约车既然已基本纳入城市公共出行体系,对标出租车,城市理应提供相应停车位等平等的公共服务。今年以来,杭州、泉州、兰州等地推出相应措施,放宽准入和增加配套服务,值得点赞。当然,网约车行业发展也会伴随着新问题,监管也应是动态的。长远看,应建立多方参与的网约车监管机制。政府部门主导,平台企业、社会机构和公众共同参与,成立具有第三方监督性质的多方治理职能机构,才是网约车实现安全与发展齐头并进的关键所在。

标签: 车难;监管;新政;人民网舆情;出行服务;监管部门;数据中心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808/W0201808158273397818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