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弄潮号丨 跟林黛玉搞对象的考生能得几分?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刘雪松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12月25日 16:54:06

更多

黄河科院的这些古代文学考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题,更像是受穿越剧影响太多,反而造成了让学生在这样的奇葩情境中再穿越一把的问题。

timg (3).jpg

  期末考试,黄河科技学院大二的《古代文学》课出了道有意思的题——给“金陵十二钗”某一钗找对象,并简要说明原因。然后某同学答题时,选择了给林黛玉介绍对象。“介绍谁呢?我写了介绍给我自己,并且从性格上分析了一下我们挺合适的。”

  你可以说这是一道放水题,也可以说是创新题。但归根结底还是奇葩题。“金陵十二钗”,12个说不出,说一两个还是无压力的。林黛玉介绍给别人,合不合适很难讲,但是跟自己搞搞对象,还是能自圆其说的。文科生中的男生考考,没问题。

  但是女生有问题,分数怎么给也是大问题。而出卷老师,图的就是一个“新”字。越新,越体现“自主”,越没网上可以扒拉的范文可以参考。老师说,“这样的考题,相信大家带手机也查不到答案”。

  为防学生套答案,老师也是蛮拼的。但古代名著就这些,前人把能出的题都快出遍了,想要更创新,必须得出奇招。比如黄河科院的这张同试卷中还有另外三道应用题——“结合本人姓名,论证《西游记》是自己所写”“主持一个饭局,请《聊斋志异》中人物吃饭”……每题10分,共计4道。不是选做,而是必答。

  仔细琢磨你会发现,这些题,剥离噱头之后,其实就是一道“连连看”。老师想掌握的就是学生是否了解这些人物与名著之间的关联性。但是一“创新”,大学生做起来,反而更简单了。“金陵十二钗”里知道其中的一钗,就可以漫天胡扯了。《西游记》知道讲西天取经的大概念故事就行了,连原作者是谁都不重要,就可以占为己有“意淫”一大篇了。至于请《聊斋志异》里的人物吃个饭,只要知道红烧肉、麻辣烫之类的几个菜名,只要不请“黑山老妖”这样的人物,分数多少也得给。当然,硬要拗的话,请“黑山老妖”也可以。改编的电视剧导演可以“请”,凭什么我“请”不得?

  不读原著也能考,考得一本正经,考得异想天开。这创新的,完全不够水平。开设《古代文学》基础课的大学文科课堂,让学生读些原著是好事,也是必须的。但不是这么个“逼”法。真要通过考试来倒逼,“连连看”是一种,就某个人物在某个细节下的某种心理分析,也是一种。中国古代文学名著长卷中,给足了教育者把题出活、把学生考活的翻新空间,而不是越奇葩、越怪异,越能代表创新。

  按照黄河科院出题老师的判卷标准,每个10分题,主题正确新颖5分,形式5分。而在我看来,这些题,“新颖”程度已经不亚于脑筋急转弯,再让学生更“新”一层楼,一定会有与其拉郎配、不如自己跟林黛玉搞一场对象的答题出现。这些题,本身的主题已经够不正确的了,却让学生在出格的题型引导下,既要更新颖、又要很正确。这种强人所难,也是难圆其说。

  教学创新,是在基本规律基础上的创新。不是求新异,不是抛弃成功、成熟的考题内容与形式而起个完全与众不同的新炉灶。更不是创造出没有基本标准答案的考题,任人天马行空,否则与逼读原著的初衷相背离。而自主出题的老师,实际上也没有人人都能把控创新与把握水平的这个能力。

  创新是基于基础传统教学水平很扎实的一种追求,不是为求与众不同而变戏法。黄河科院的这些古代文学考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题,更像是受穿越剧影响太多,反而造成了让学生在这样的奇葩情境中再穿越一把的问题。这让学生不胡编、不睁着眼睛说瞎话,反而拿不到分、过不了关。这种创新,不说拉倒,至少应当节制。

标签: 黄河;金陵十二钗;林黛玉;创新;古代文学;学生;考题;考试;老师;奇葩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