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新华网评:讲述平凡故事 汇聚感动力量

  马若虎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22日 20:14:47

更多

信念的力量,让平凡变得伟大;平凡的力量,让感动沁人心脾;感动的力量,凝聚爱的共识;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前行。

  每个人都有梦想。“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的梦想,超越了自己,比天还高。

  每个人都有付出。“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的付出,不计较代价,与得到一样快乐。

  行程40多万公里、骑坏6辆摩托车,用烂12个行医包……“80后村医”贺星龙守着黄土,守护乡亲,一守就是16年。有一次出诊为了赶时间,贺星龙挑着担子抄了山间近道,不料脚下一滑,从100多米高的山坡滚落沟底。12天后,疼痛难忍的他到县医院检查,才发现右脚内踝关节骨折。买了点石膏粉,他给自己打上了石膏,在家躺了半个月,就又一瘸一拐出诊去了。

  “我问自己,人活着到底图个啥?这里穷人多,需要帮助的人更多,我走了谁来管他们呢?咱是一名党员,大家都看着哩!”贺星龙说,“在老百姓跟前,咱算是有用的人;出去呢,普通人一个!”

  一句朴实的“有用论”,道出了衡量一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准。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基于此,许多勤务员扎根于人民中间,为我们讲述着平凡的故事,传递着人间大爱。

  “好姐姐”刘美,11年来为1000余名孤独症儿童及家长提供咨询和康复训练,为100余名教师提供培训。有一个叫贝贝(化名)的孩子,有非常严重的攻击和自伤行为,几乎每天都会咬身边的人,当时给刘美留下的咬痕持续了一年还有印迹。刘美想尽办法在一对一上课的时候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贝贝。每次他发了脾气,都像进行了一场摔跤比赛一样,大汗淋漓,四肢肌肉颤抖,双眼通红,把孩子交给家长后,刘美就躲到卫生间哭一场,然后擦干眼泪,继续思考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一年之后,贝贝的情绪有所控制,大家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还有“胶鞋书记”庞启渊,风雨无阻走访困难户,尽心尽力为民办实事,为当地实现脱贫带来了希望。“倔牛”蒋传春,夜以继日寻找戒毒良方,多措并举坚持“以文化人”,让戒毒人员回归社会重新做人。抗洪“最美睡姿”李金龙,奋不顾身营救被困群众,连续奋战实施应急抢险,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冲锋在前。

  他们,放弃了舒适的生活,却成全了他人的幸福;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我不禁问自己:他们这样做的精神动力来自哪里?到底有没有根源?网友“说话的种子”这样评价庞启渊:“老百姓的孩子真正解决了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员作风!”网友“念奴娇”这样评价李金龙:“满满的都是感动!这是我们的骄傲,因为他们是我们的战士,是我们最可亲的人……”

  百姓的孩子爱百姓,人民的战士爱人民。鱼水深情,志比金坚。这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地方,是真正令人感动的地方。将对百姓的爱融入志向,把无私奉献当作事业。这样的凡人善举怎能不令人感动和敬佩?

  “守边老人”魏德友,从1964年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61团兵二连屯垦守边至今,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相当绕地球赤道5圈,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堵截临界牲畜万余只,从未发生一起涉外矛盾。有一次,他巡边完准备回的时候,突然刮起了暴风雪,一会儿就淹没了牧道,马也很快迷了路。魏德友使出浑身的劲儿拉着缰绳走,寒风刺骨,筒靴里漫进了雪,汗水浸透的衣服冻成了冰。走走歇歇,5个小时过去了。就在筋疲力尽之时,他遇见了边防连的战士,这才逃过了一劫。

  守边守了快一辈子,魏德友总说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那时候屯垦戍边,守边是工作和职责,守着守着就习惯了,就一直干下去了,就这么简单。”

  是啊,就这么简单。却又不简单。且不说驻守边关要耐得住寂寞,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更要拿出勇气和毅力。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基于此,许多有志之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信念之途,无怨无悔、默默耕耘。

  跨越世纪的“碑林长征”张崇鱼,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自费800元向全国发出3000多封信函,寻找老红军线索。此后走遍全国累积行程70多万公里,找到了13.8万老红军的资料,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红军碑林”。“有一次,我带着介绍信和一些资料去寻找老红军,结果被一些人当成骗子,报案把我所有的东西没收了。”张崇鱼说,当时觉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极大侮辱,但是想想自己做这个事的初衷,也就强忍了下来,打掉牙齿往肚里吞。他说:“我虽然不是红军的后代,但我是红军精神的传承人。”

  还有“公益达人”刘天明,虽然只是一个保安,但不遗余力地置身于慈善事业。“筑梦人”王春,天命之年选择拓荒西沙七连屿,带领渔民建设南海家园。“熊猫爸爸”陈玉村,一次又一次延长了熊猫的寿命,却未能将自己的妻子多挽留几年。

  他们,把工作看得比家庭重要,把事业看得比生命重要。坚持一天也许并不难,难在数十年如一日。很多人都不会被一次挫折击倒,却少有人经受无数打击仍不放弃。一个人成功与否,往往不是由困难的大小决定,关键在于其对待困难的态度如何。如果一个人的信念动摇,那么即使再小的困难,都会让其踟蹰不前,最终败下阵来。

  信念的力量,让平凡变得伟大;平凡的力量,让感动沁人心脾;感动的力量,凝聚爱的共识;榜样的力量,激励更多人前行。让我们点击新华网,与“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进行心灵碰撞,汲取向上的力量。愿感动常在、爱心永驻。

标签: 感动;老红军; 80后村医;信念;困难;力量;勤务员;金龙;孩子;石膏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12259617652572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