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侵犯贫困生隐私只是不尊重学生权利表现之一

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26日 07:53:50

更多

如果保护贫困生隐私,异化为评定助学金的暗箱操作,那为了公平而要求公布贫困生个人信息的呼声又会出来。

  日前,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保护受助学生尊严。公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情况的内容,不能涉及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评定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互相比穷。

  该通知从行政规章角度终止了要不要保护贫困生隐私、公开隐私是否会伤害学生尊严的争议。但是,如果保护贫困生隐私,异化为评定助学金的暗箱操作,那要求公布贫困生个人信息的呼声又会出来。为此,既保证公平又保护隐私,高校须完善内部治理。

  高校之所以采取竞选、晒贫方式评定贫困生,就是为了回应对贫困生评定不公平的质疑。一方面,有的学生家庭并不贫困,却弄假材料来申请助学金;另一方面,高校评定贫困助学金由学生部门负责,负责老师有比较大的话语权。这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极可能发生并不贫困的学生获得助学金的问题。

  为此,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组成评议小组对贫困学生进行评议。本来,由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完全可以对贫困学生的信息(申请信息、校内消费信息)进行甄别、认定。但是,由于评议小组的参与人员,在评议时并不独立发表意见,责任意识不强(或者说不知道对谁负责),为防止搞人情关系,最后评议演变为学生比穷演讲、答辩。

  如果这种情况不变,在教育部要求保护学生隐私后,贫困生评议工作会遭遇以往一样的质疑。哪怕帮困可结合大数据分析、个别访谈等方式,做到精准,但如果使用大数据、进行访谈的人与机构缺乏公信力,质疑会一直存在。

  教育部在通知中要求各高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这一工作机制能否避免评议贫困学生的不公正问题,有待观察。关键在于,每个校内机构及参与人员,都应有对自己负责事务的责任意识,而不能只听上级安排,或者对工作敷衍了事。

  不重视贫困学生的隐私、尊严,只是高校不重视学生权利、人格尊严的一小部分表现。侵犯学生权利、不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高校,每年被曝光的都有不少,包括以检查学生宿舍为名,不打招呼直接闯进学生宿舍,完全不顾宿舍是学生的私人领域;为建设文明校园,学校派学生偷拍校园亲密照并曝光;以顶岗实习为名,派学生去做与专业完全不对口的实习工作,且加班加点只拿微薄的薪酬,这根本就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了……

  最迫切的问题,在于高校如何成为一所有尊严的学校,这是学生尊严被尊重,同时培养有人格尊严学生的基础。解决这一问题,在帮困助学中保护贫困生的尊严就是应有之义。

标签: 贫困生;学生;评议;隐私;高校;尊严;贫困学生;助学金;教育部;工作机制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1260466633700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