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让校园重新安顿诗意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许云泽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5月21日 12:10:05

更多

如今的校园诗人们,能否复兴诗歌与文学的力量,或许还难以预料,但诗歌与文学长期潜伏后的复苏,并能给无数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就已是温暖的幸事。

  据报道,校园诗歌在沉寂了近二十年后,回暖迹象明显,有的高校诗社成员涨至百人,诗歌活动此起彼伏,在此之前,全国高校诗社真正有活动的只有北大和复旦,而复旦诗社曾一度“沦落”到只有5名成员。

  “校园诗歌”是一个寄寓着太多情怀的词组,令知识分子和文学青年都念兹在兹。在现代文学史上,如果没有五四时期的北京大学,就不可能有白话诗;没有二三十年代的北平诸学府,就不可能有“现代派”,没有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就不可能有“中国新诗”。在新诗的历程上,校园与诗歌总有一种相生相依的温暖。

  然而,近二十年的内外环境,让校园诗歌的这份情怀无处安放。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使得诗歌作为一种艺术本身,其可供阐述的空间和可能性已经缩减,同时,从文学内部结构变化来看,小说、散文、非虚构乃至新媒体属性的体裁,在传播的过程中,势头也逐渐盖过了诗歌;另一方面,影视、综艺等娱乐化产品更多地吸引社会注意力,也吸纳了内容生产者的生产力。此外,校园与社会的关系比之前二十年,也逐渐变化,如今被“考研”“求职”海报占据的校园,似乎也难以安放“浅斟低唱”了。

  其实,比起所指范畴更广泛的文学来说,诗歌和校园的关系更为密切。今天的研究者比较熟悉的是另一个词汇:学院,但学院与校园又是如此不同。学院往往意味着精英化、先锋性,它的主体是兼有知识分子身份的大学教授。而校园的主体除了学者之外,主要指学生,他们由于年龄关系,经历尚浅,理性尚未完善,但心智活跃,带有天然的诗性。

  历数中国校园诗歌数十年来的发展,如今,宏大叙事悄然内化入个体叙事,诗歌在年轻人精神世界中的那种神圣和庄严也逐渐委顿。

  但笔者并不以为这是诗歌的灾难,正相反,这可以筛选出真正热爱并需要诗歌的人。如今,校园诗歌的回暖,似乎印证这一艺术的生命力:当诗歌褪去过于耀眼的光环,从神坛上走下,脱去厚重的面貌,反而以轻快的方式面向精神生活,就成了一种可贵的坚守。这种坚守,可以超越一切戾气与偏见,抵挡那些伪装成诗,而事实上是“非诗”的东西带来的侵蚀与干扰,照见了人文精神的回归。

  当然,校园诗歌的复兴,不可否认有大众传播与现代媒介的功效,比如借着诗词比赛的热度,及古典诗词的普及教育,这些都抬升了诗歌的接受度。但诗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意义是,至少在校园,一种向着更加丰满的精神生活的企盼正在复苏,它或许可以为校园吹进一股久未谋面的清风,在就业、升学之外,也让校园能够重新安顿诗意。

  风起于青萍之末,如今的校园诗人们,能否复兴诗歌与文学的力量,或许还难以预料,但诗歌与文学长期潜伏后的复苏,并能给无数人带来精神的慰藉和鼓励,就已是温暖的幸事。

标签: 校园;诗歌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5/W0201705213676068183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