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一元购画”能给公益什么启示?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振彬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8月31日 20:11:58

更多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今公益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有的跟运动结合,有的跟艺术牵手,其画风跟以往苦哈哈的募捐截然不同——它们更阳光,更好玩,更时尚,互动性更强,也因此更具“诱惑力”。



一元画.jpg

  前日,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作绽放在朋友圈中。这是一个名为“小朋友画廊”的公益项目,公众只需花1元钱就可以“买下”一幅画的电子版,并下载为手机壁纸,还能转发到朋友圈秀一把爱心。一时间,“一元购画”刷爆手机屏幕。

  “一元购画”再次证明,社交网络的力量实在“恐怖”——它仅用半天就筹集了1500万元,有581万人次在线参与,成为当之无愧的公益爆款。那么,这个现象级的传播案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如果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它其实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活动在圈粉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很多网友对画作版权、“代笔”、投资商捞钱、捐款去向等问题提出质疑。应该说,这些声音并非不分青红皂白乱泼脏水,也不是无中生有乱树靶子,而是“一元购画”在公开透明方面确有完善空间。

  比如根据慈善法的相关规定,募捐活动必须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募捐方案、联系方式、募捐信息查询方法等细节,但这次的捐赠页面并没有相关信息,以至于“投资商捞钱”的说法一度很有市场。再比如,公布募捐的目的、善款去向等应是项目的标配,但活动中所说的“艺术疗愈和社会融合项目”“用艺术点亮生命”等表述相对笼统、模糊,对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帮助不大……

  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几乎所有热点都是点赞与板砖齐飞,质疑与掌声同在,甚至很多网友会搬个马扎坐等事件的“反转”。这已经可以说是一种常态,是传播规律使然。尤其对于公益慈善项目,网友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所以做到合法合规、专业细致、慎之再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也是规避不必要的争议、避免伤害公益公信力的不二法门。

  当然,瑕不掩瑜,“一元购画”说到底是一次成功的公益募捐,可谓难能可贵。回看其成功之路,还有一点值得深思——这项公益活动其实在去年8月就已推出,但筹款进程一直不温不火;然而“小朋友画廊”H5页面上线后,因为自带社交属性竟强势跻身爆款之列。两相对比,耐人寻味。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今公益有了更多的打开方式。有的跟运动结合,有的跟艺术牵手,其画风跟以往苦哈哈的募捐截然不同——它们更阳光,更好玩,更时尚,互动性更强,也因此更具“诱惑力”。就像“冰桶挑战”,像是游戏,但也是公益;就像“一元购画”,门槛很低,参与感很强,准确切中了用户的心理。这些项目不卖惨,不比捐款额度,不施以道德负担,而是比拼创意,注重体验,让参与者觉得——公益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色彩和快乐。

  所以,公益确实应该天然、纯粹,但也需要设计,需要策划,需要更多这样的创新。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呼唤更多创新、营销人才投身公益事业,让更多快乐公益、随手公益的活动成为爆款。


标签: 公益;投资商;购画;画作;画廊;瑕不掩瑜;小朋友;质疑;公益慈善项目;艺术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