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被打 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差评权”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墨人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09月23日 19:26:10
只有抓住制度这个根本,强化制度防范,让“差评”成为促进商家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利器,才能建构起公平、和谐的网商竞争秩序和交易环境。
原标题:如何保护消费者的“差评权”
近日,湖南长沙的余女士通过外卖平台点餐,可没想到却遭遇了“飞来横祸”。因为给了差评,商家不满,派人上门理论导致发生冲突,将余女士丈夫打伤,差点要命。目前,警方已经介入调查。
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差评权”,是保证电商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以想象,当有一天,消费者的“差评权”遭到无形剥夺,整个评价系统只剩下虚假的好评时,就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动力,而且必然影响电商的整体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网络商家坦然面对差评,同时也让消费者的“差评权”得到有效保护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制度,只有从完善制度入手,用制度来保护消费者的“差评权”,才能让消费者和商家都不再有面对恶意报复的风险。
一方面,要保护好消费者的隐私。在网上给差评,和在现实中举报的性质是一样的。近年来,各地纷纷采取措施,保护举报人隐私,以免日后遭受报复。同样,网购也要对做出差评的买家隐私予以保护。当消费者给出差评的同时,往往也面临着电话、住址等私密信息“裸奔”的局面。尽管网络购物需要给商家提供相应信息,但给出“差评”时则应采取技术手段,确保消费者可以匿名给差评,防止因个人隐私泄露带来的相关报复风险。
另一方面,要消弭好商家的芥蒂。一个差评,无论客观与否,往往可以毁掉中小店家几个月的努力。正因为此,网络商家才会如此介意“差评”。许多时候,消费者在评价中甚至一言不合就诅咒对方,然而商家却不敢在网上回应。为此,有必要改革评价机制,明确“恶意差评”的认定标准(通过买家的交易情况、是否有习惯性差评记录、提交差评时的理由、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关系等综合因素认定),理顺卖家被恶意差评的救济途径。同时,对“恶意差评”者要坚决查处并严厉打击,提高其违法成本,将“职业差评师”驱逐出“上帝”的队伍。
标签: 商家;制度;隐私;保护消费者;网络商家;服务质量;交易环境;竞争秩序;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