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锐评丨大学先修课程别成教育资源指挥棒

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程赤兵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9月25日 15:40:07

更多

找出中国的特色,摸索出中国的规律,制定出符合实际状况的规则,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素质。

timg (3).jpg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2017研讨会最近在北京召开,据透露,包括衡水中学等17所学校成为示范基地学校。目前,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已经在110多所中学开课运行,1000多名教师接受了资格培训,16000多人次的学生注册了选修课程。

  大学先修课程,顾名思义,就是让一批“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前接触大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通过统一的考试,成绩可以成为大学自主招生的重要参考。这在国外并不是新鲜事,在国内也研讨推行了多年。因为有“学有余力”这个前提存在,所以能够接受这些课程的,必定是尖子学校的尖子学生。通过报道可以看到,无论重点中学的校长们,还是高校,都对这个课程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中学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优秀生源,而大学则可以借此提前“掐尖”,把好学生收入囊中,省得在高考后再和别家“抢状元”。至于那些好学生,可以在更高层级竞争,减少失误率,实现多方共赢。

  诚如主导此事的中国教育学会领导所言,这么做有助于中学的教育改革,能体现“因材施教”,还能搭起中学与大学的桥梁。但细想下去,还是有一些疑问需要探讨清楚。比如,在大多数中学生都感觉到课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巨大的今天,是不是存在课时已经富裕到可以选修大学课程的地步?已经学过大学一些课程的中学生,将来升入大学后势必又与同学们进度不同,那么他们在大学里学什么?是不是又可以提前学习更进一步的知识与课程?

  当然,以上疑问要讲清楚,并不是很难。大学先修课程的难点在于,它还是与升学挂钩的。尖子生们通过考试,很可能就成为大学自主招生的对象,等于提前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了“预约”。如果再进一步强化下去,会不会成为又一根“指挥棒”?刺激更多的学生去“学有余力”?刺激更多的大学在中学开课?刺激更多的学生假期变成了先修课程的学习时间?然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高等教育资源,就有可能进一步向“精英”中学、“精英”学生们倾斜。

  提出这些疑问,并非要否定大学先修课程,而只是希望主导者和参与的大学中学,能慎重推行,尽量找到因材施教和教育资源分配的平衡点。国外类似的课程很多,不过,中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学校与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和国外有着很大不同。找出中国的特色,摸索出中国的规律,制定出符合实际状况的规则,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素质。

标签: 课程;中学;大学;学生;中国大学;余力;开课;学校;高等教育资源;中学生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