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评:监控孩子课堂,百害而无一利
来源:法制网
作者:舒锐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7年09月30日 08:52:56
监控孩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极端不信任,显然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维系,甚至将触发孩子们的逆反心理。
原标题:法制网评:监控孩子课堂,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下个软件,就能在手机上监控孩子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你会下吗?没想到,这已经不是个假设性问题,一些学校已经开始行动了。前两天,微博大V@阿骀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称,儿子的学校收了100块钱,给了他一个摄像头登录密码,然后在手机下个软件,就可以登录儿子班的摄像头随时监控。
这一话题立即引发网友热议。即便在孩子所在班级,家长也分成两派,多半家长支持这种行为,也有家长不支持并向教育局反映了相关情况。而学生则是普遍反对,甚至已经有孩子开始想办法破坏了。一种事物引来如此两极化的观点,这在侧面也反映出该事物至少在表面上有利也有弊,而从不同出发点和价值观出发,人们将作出完全不同的选择。
在支持者的立场上,这不仅可以监控孩子有没有认真听讲,更可以监督老师是否负责,会否体罚孩子。在他们眼中,监控教室的好处或许更在于,将老师和孩子都置于摄像头之下,能够让他们更加“守规矩”,并逐渐养成“守规矩”的习惯。
事实上,如果深入分析,让老师认真负责、不体罚学生,需要也必须依仗法律、纪律以及职业道德,个别无良老师即便在摄像头下守规矩,也并不能杜绝其在摄像头之外的不端行为。
对于学生也是如此。从功利的角度而言,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让孩子掌握学习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摄像头高压下假装出来的“规矩”,只会让他们离开摄像头后变得更加不规矩,对提升学习成绩恐怕也没多大作用。
而监控课堂的弊端则更为显见。首先,孩子并非物品,他们有着相对独立的人格,即便在教室这种半公共场所,孩子们也有着他们的隐私权。将他们的一举一动置于家长视线之内,甚至是其他家长眼皮底下,这显然涉嫌侵犯他们的隐私权。而如果其他家长出于戏谑等目的将孩子们打哈欠、抠鼻子等不雅丑态上传到网络,恐怕还会沦为实实在在的侵权。其次,校方采取相关举措并没有与家长们进行商量,未经同意将涉及孩子的镜头“卖”给其他家长,还给不交钱的孩子施压,这不仅体现出对孩子实体权利的忽视,更折射出校方长期以来对家长、孩子参与权、选择权、决策权的淡漠。或许在校方眼里,学校和家长、孩子本就不是平等的对话主体,家长和孩子只能照着学校要求的去办,若是不办,老师就会给孩子“穿小鞋”。
有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精力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为二十多分钟。只要是人,就会有开小差的时候。让孩子们长期处于摄像头的高压之下,他们将精神高度紧张,主要精力或许更多地要放在如何强作“精神”之上,这显然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状态。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孩子的完整人格。监控孩子本身就是对孩子的极端不信任,显然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维系,甚至将触发孩子们的逆反心理。一个得不到父母信任的人,则将难以自信,更将难以形成对整个社会的信赖。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性格将是有缺陷的,更毋谈完整人格。
此外,向每个家长收取100元,本身也有违规乱收费之嫌。我们期待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能够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从孩子们的切实权益出发,从对孩子未来负责的高度出发,及时介入,对于将一些学校孩子置于摄像头之下的行为予以制止,还孩子们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标签: 孩子;摄像头;家长;监控;规矩;学校;手机;老师;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