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优质教育“蛋糕”要做大才能分好

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戴先任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10月28日 08:19:00

更多

只有先做大优质教育“蛋糕”,而不是粗暴地夺取他人口中的“蛋糕”(否则不仅不能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反倒会对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带来恶劣影响),这样才能分好“蛋糕”,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分到优质教育这一“蛋糕”,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jpg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教育系统从优化供给结构发力,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取消“共建”、计划入学、严格监管到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逐年递增到50%且一般初中校提前3年“校额到校”,通过招生杠杆引导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方式方法纵横交错、全面打通,“机会均等”正在推进并不断扩大。截至2017年4月,北京共有中小学教育集团158个,逾80%的中小学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联手等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重组。2016年,北京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94.5%、90.68%,创下历史新高(10月26日《人民日报》)。

  择校热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教育的痛点及教育改革的难点,是由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所致。作为一个拥有2100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北京曾深受择校热痼疾影响。但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取消“共建”,向特权入学开刀、严禁学校违规提前招生和点招学生,规定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奥数考试成绩、奖励、证书等作为学生入学的依据,遏制了名校“掐尖”的念头。另外,北京更多地用“多校划片”替代“单校划片”,一个房子不再与热点校“一对一”,这对“天价学区房”也能起到不小的遏制作用。

  对于择校热,北京有堵有疏,让老百姓不能“择校”是一种暂时的降温与治标,让老百姓不想“择校”,通过对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配置,这才是治本。北京通过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如让优质校整合薄弱学校,新建一批名校分校,让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与教育资源雄厚的地区合作,进行资源对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近年来,一些城市也针对择校热出台应对之策,但往往收效甚微,择校热问题仍然如故。其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没有分清择校与择校热的区别,只去打压老百姓的择校需求,却不懂得从增加供给方面入手,没有从优化供给结构发力。要看到,择校本身并没有问题,择校热才是问题。

  要看到择校热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发展,教育资源不均衡会导致教育不公平,而择校热又会加剧教育不公,两者相互刺激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让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教育资源在同一个城市也可能出现“冰火两重天”的鲜明反差。所以,要给择校热降温、要达到教育公平,就需要想方设法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北京在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上,提供了一条可供各地借鉴的新路径。只有先做大优质教育“蛋糕”,而不是粗暴地夺取他人口中的“蛋糕”(否则不仅不能提升整体教育质量,反倒会对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带来恶劣影响),这样才能分好“蛋糕”,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分到优质教育这一“蛋糕”,从而有利于教育公平,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择校;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北京;入学;蛋糕;综合改革;均衡发展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0/W02017102828885595894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