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丨有效应对企业“走出去”的风险挑战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吴志成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7年11月10日 08:29:49
当前,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为我国企业“走出去” 、深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正在深入推进,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深入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建设立足欧亚非、面向全世界,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企业“走出去”,走向的是风景无限的广阔天地。同时也应看到,相关国家在经济发展、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人文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会给企业“走出去”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比如,一些地区存在多元的宗教环境,让不少企业产生困惑;有的国家社会不稳定因素较多,企业投资风险较高;有的国家道路交通、厂房电力能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周期长;也有的国家推行民族主义经济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增加了贸易合作的风险;还有的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存在误解,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相关国家的政治法律体系、语言文化习俗、商业规则标准不同,对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与适应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这提示我们,应当正视企业“走出去”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
加强统筹协调,避免盲目“走出去”。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做好企业“走出去”整体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各部门和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和相关国家市场需要,进一步完善“走出去”实施方案,避免出现区域功能定位趋同、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同质化无序竞争等问题。同时,在建设中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与相关国家沟通,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
先易后难,分阶段有步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企业“走出去”也应分阶段有步骤推进。对我国企业来说,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入手,推动实施一批有需求和共识、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的合作项目是务实之举。在合作试点示范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推广,有助于相关国家共享建设成果、增强合作信心,并为后续更高水平的优势互补、扩大合作奠定基础。
用法律和经济手段降低“走出去”风险。应充分了解相关国家的国情、市场情况和竞争环境,加强形势研判和事前预防预警,制定企业海外利益维护和风险应对预案。与此同时,发挥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引领作用,利用现有国际担保机构化解和分担投资风险,建立完善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和担保机制,为企业“走出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完善风险评估机制,组建专门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和网络信息系统,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财务法律技术支持等,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有效降低企业投资和生产经营风险。
增信释疑,引导国际舆论。当前,仍需加强对“一带一路”建设理念、精神和原则的阐释与宣传,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重运用国际通用的现代传播手段,贴近相关国家受众的语言风格和思维习惯做好宣传,引导国际社会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合作共赢目的,凝聚更大共识,夯实和扩大“走出去”的民意基础。
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增强国际竞争力。完善企业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加快培养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不断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核心竞争力。积极打造国际化品牌,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合作,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社区沟通,提供面向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和服务。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形象。自觉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和国际规范惯例,尊重当地社会文化与风俗习惯,增进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系。
标签: 相关国家;风险;合作;经济手段;中国企业;道路交通;电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