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农民工讨薪 谨防“实物抵薪”陷入权益困境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雪    责任编辑 杜博
2018年02月07日 16:52:58

更多

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同时,农民工私“拿”公司财物可能涉嫌犯罪。

  近年来,在农民工讨薪过程中,有企业用烟酒、饭票、超市购物卡、库存产品等抵工资;同时,也不乏农民工私“拿”老板钱财、企业办公生产设备抵工资等情况。那么,“实物抵薪”是否合法?律师表示,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同时,农民工私“拿”公司财物可能涉嫌犯罪。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通过实物的形式冲抵员工工资,从情理上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对一些困境中的企业,“实物抵薪”也是无奈之举。对于被欠薪者而言,为了自己的利益,有的也私“拿”企业财产作为补偿。上述情况,表面上看情有可原,但从法理上却站不住脚,而且“实物抵薪”容易陷入权益困境。

  首先,“实物抵薪”与法律精神相违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支付。”这意味着,以货币形式支付工资属于强制性条款,即便劳资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突破法律的规定。

  其次,“实物抵薪”是转嫁企业经营风险。用实物抵扣工资,实际上是将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嫁给劳动者。因为,企业通过“实物抵薪”的方式,落得个一身轻松。对于员工来说,这些产品若无实际用处,既不能变现,又舍不得扔掉,只能是资源的浪费,侵害的还是自己的权益。

  再者,在维权过程中,“实物抵薪”也可能触犯法律。现实生活中,私“拿”公司财物抵薪被判刑的案例不少。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自然不对,但劳动者也须切忌鲁莽行事,依法依规维权最重要。

  规避因“实物抵薪”造成的权益困境,一方面用人单位须严格尊法行事,保障劳动者的工资不拖欠;另一方面,劳动者对“实物抵薪”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企业的这种行为有权利说不;维护合法权益要通过正当途径,学会理性、合法地使用法律武器。需要指出的是,劳动用工监察部门,应加强对劳动用工的检查,遏制由欠薪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

标签: 实物;工资;法定货币;公司财物;农民工;有价证券;货币支付;权益;困境;饭票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2/W02018020755578236595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