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访美难掩德美分歧
来源:中国网
作者:李超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8年05月01日 08:12:04
默克尔此次访问美国有三大目的。尽管此次访问气氛热情友好,双方均有意为双边关系增温,但隐藏在和谐气氛之下的德美关系,仍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当地时间4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到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这是默克尔步入第四任期后首次出访欧盟外国家,足见其对美国的重视。自从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德美关系就屡屡遇挫。特朗普尤其不待见默克尔,2017年3月默克尔访美时,特朗普公开拒绝与其握手,令舆论哗然。人们不禁要问,此次默克尔为何而来?能否令德美关系回暖?
默克尔此访定位为工作访问,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两天前刚结束的对美国事访问形成鲜明对照。后者不仅是特朗普就任总统后首次以国事礼仪招待的外国元首,还与特朗普高调互动,赚足了眼球。相比而言默克尔的访问就务实低调得多,她只在白宫逗留不到3小时,会谈直奔主题,颇具“德式风格”。
默克尔此次访问有三大目的。其中最主要是要尽力化解德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德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德美贸易关系十分紧密。2017年,美国是德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贸易额高达1726亿欧元。但其中德对美贸易顺差为504亿欧元,这为特朗普所诟病。商人出身的他坚称要“公平贸易”,对德国“过度出口,赚取巨额顺差”十分不满,多次威胁要向德国汽车也征收巨额关税。近期美国拟对多国钢铝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对欧盟的豁免也即将到期,这对德国影响尤为严重,默克尔急需与特朗普当面沟通,争取永久性关税豁免。默克尔主张欧美就工业产品关税问题进行全面谈判,美国对此则并不感兴趣。
其次,德美有必要就军费问题协调立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安全政策显著内倾,不愿再充当“冤大头”,为维护欧洲安全投入过多。为此,特朗普一再敦促北约的欧洲成员国加大军费投入,到2024年,各国军费占GDP比重应提升至北约规定的2%。在欧盟大国中,德国的军事实力其实相对较弱,尤其受历史原因及“和平主义”观念影响,在军费投入上始终较为谨慎,近年来占GDP比重仅为1.2%。加上德国GDP本身基数高,增速稳定,故军费很难按期达标。因此军费问题也成为每次德美首脑会见时的必谈话题,默克尔一方面要承诺增加军费,同时也表明德国会在发展援助、消除难民根源等其他领域积极作为,在安全领域以民事行动补充军事行动,借此安抚美国。
第三,围绕伊朗核协议做特朗普工作。特朗普上台后大批特批伊核协议,很可能于5月12日决定退出该协议。由于伊核问题牵动中东局势,而中东乱局直接关系欧盟国家安全,德、法等国对此深为关切。伊朗还对中东地区的叙利亚、黎巴嫩等国有较大影响力,刺激伊朗显然不利于地区安全稳定。此前马克龙已提出了关于伊核新协议的倡议,默克尔同样主张在现有协议基础上予以扩充,在各方之间建立信任,反对全盘推翻现有协议。
尽管准备充足、目的明确,德国各界却对此次访问期望极低。访前,德新社等媒体就已援引政府人士称,对特朗普延长关税豁免不抱希望。《时代周报》则将会面气氛尚好,未出现拒绝握手的尴尬视作访问最大的成果。可见此访并无实质性成果。
事实上,德美关系的疏离并非新鲜事,去年特朗普访欧并参加G20峰会后,默克尔就曾意味深长地表态称,能够完全依赖别国的时代正在一步步远去。从根源上看,德美之间矛盾加深是双方价值观发生了差异。过去,德美都是全球化、多边主义、自由贸易的捍卫者,都从“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获益;如今,美国日益转向单边主义、“美国优先”,其贸易保护主义、退出国际协定等一系列外交举动被德国视为破坏规则之举。这种理念上的差异并非一两次首脑访问所能弥合。
外交理念发生冲突,在具体议题上自然也难达成妥协。当前,德国最为关心的经贸摩擦问题恰恰很难解决。德对美顺差是贸易结构所致,并非短期内通过行政手段能够消除。欧盟贸易政策也由欧委会统一制定,德国一国并不能单独与美国谈判。目前欧委会的态度趋于强硬,主张对美产品实施反制,因此美国更不容易轻易让步。在伊核问题上,美欧双方对协议有效期后如何行动分歧较大,且在限制伊朗地区活动问题上还未拿出有效方案。特朗普虽赞同马克龙提出的新伊核协议,但真正实施难度还很大,伊朗方面也难以接受这一新协议。
总体而言,尽管此次访问气氛热情友好,双方均有意为双边关系增温,如默克尔态度温和,不再“说教”,特朗普也盛赞对方为“非凡的女性”,发言中谨慎不再点名批评德国,但这都只是“表面文章”,隐藏在和谐气氛之下的德美关系,仍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标签: 欧洲;军费;和谐气氛;军费问题;美国总统;GDP比重;欧委会;欧盟;关税;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