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单仁平:中国人世界杯吐槽的槽点有哪些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单仁平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8年06月30日 10:52:27

更多

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活泼的释放空间,而让这种空间既充足,又有序,应是国家的治理目标。

u=3852547405,1448853725&fm=27&gp=0.jpg

  足球世界杯大战正酣,中国人的观赛热情毫不亚于那些有球队在场上比赛国家的民众,而且中国人是一边看球一边吐槽。这当中出了大量俏皮话,它们近乎脑筋急转弯的效果堪称世界一流。如果搞个世界杯吐槽大赛,“中国互联网队”进入前三大概会轻轻松松。

  中国人的吐槽首先针对了我们的国足,最典型的就是对33万人的冰岛出了支神奇“业余足球队”的刷屏推崇。那些吐槽建立在虚假细节的基础上,但这不妨碍吐槽者表达对十几亿人口大国就是找不出11个会踢球者的愤懑。

  还有一些吐槽及评论包含了部分对中外国民性的下意识对比,比如对德国队不肯放弃,在伤停补时的最后关头绝杀瑞典的赞扬,还有对同为黄种人的日韩球队能够在场上与欧美人打得难解难分的慨叹,不仅抒发了对中国球队做不到这一点的遗憾,还有对他国民族精神中强悍一面的直抒胸臆的点赞。

  足球世界杯有着与奥运会旗鼓相当的关注度。设想一下如果中国在奥运会上零金牌,公众会多么失望,就知道中国队缺席世界杯有可能带给中国人的心理触动了。世界杯不仅仅是足球,它是国家和民族能力的又一竞技场,因此一些引申会情不自禁。

  由于那些引申大多是即时的有感而发,很多都带着情绪,因此它们不能被看成是严肃的集体反思,它们对中国国民性的调侃也通常反映了我们社会对这个问题认识的最严厉、悲观的一面,它们可以被当成案例加以分析,但不是结论。

  这当中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中国互联网上围绕世界杯的失望、吐槽,要比中国在奥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时舆论场上的骄傲感更持久、更成体系。奥运会有好成绩,除了掌声,质疑举国体制的“冷枪横炮”常常不合时宜地出现。综合起来看,中国舆论的“自我批判”其实并不太区分中国队的表现是什么样。

  第二,中国舆论的反思热情其实是世界各国舆论中最高的之一,有人分析,这与中国近代以来失败太多,社会基础性的不自信有关。而且中国人很愿意拿自己的弱项跟外国的强项比,比如我们最喜欢与发达国家的强项比,而不屑于与印度等新兴国家比,这已经成为中国舆论场非常流行的思维方式。

  第三,中国人强烈的自我警觉意识和自我批判意识好不好呢?它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好强、上进的表现,为社会进步源源不断提供了动力;一方面又会助长中国人“我们就是不如西方人”的潜意识,瓦解中国社会对于我们应该走自己道路的认识。

  但是总的看来,足球吐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对于其中隐含的超出足球的那部分情绪,我们一方面应当有能力加以识别,同时也要能够包容和承受。中国因为社会规模大,吐槽就会更花哨,有时也更有强度,但在多数时候,社会的包容度和承受力也会成正比。足球吐槽不失为开展这种观察与分析的鲜活样本。

  在中国,吐槽成了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它既有很大众的一面,也演化出了一些“职业水军的门道”,它的情形可谓越来越庞杂。它对纾解民众情绪的积极作用和诱发破坏性事件的消极作用值得认真研究,无需急于下结论。重要的是,社会需要活泼的释放空间,而让这种空间既充足,又有序,应是国家的治理目标。(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


标签: 中国人;中国;世界杯;中国互联网;足球世界杯;俏皮话;中国互联网队;球队;业余足球队;民众

推荐微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6/W02018062979964948649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