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互联网如火如荼,但别忘了中国还有6亿人根本不会上网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8月23日 19:18:03

更多

不妨把接近6亿的非网民当成一个整体,多想想“非网民”整个群体的需求,并以此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避免本已弱势的他们,又成为“技术难民”以及线上的“弱势群体”。

VCG21400461086.jpg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另外,我国非网民规模为5.88亿。其中,城镇地区非网民占比为37.8%,农村地区非网民占比为62.2%。

  如果仅仅从一个接着一个的互联网热点事件来判断,中国互联网的覆盖面确实相当广泛。活跃在互联网的每一个群体也有自己的用户画像,如热衷于短视频、社交、网络K歌、游戏等领域的小镇青年;以巨大的消费潜力撑起社交电商裂变式增长的三四线城市网民等。

  与互联网“无所不在”的直观感受相比,5.88亿这一数字,有些刺眼却无疑是一个有力的提醒——在互联网经济如火如荼的当下,仍然有大量不上网的非网民群体在网络隐形、失语。而当前看起来多元化的网络生态环境,也不直接等同于整个社会的全貌。

  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非网民群体不仅被遗忘,还遭遇到了某种形式的不平等,甚至被群体性道德矮化。比如,老年人群体在互联网语境下的缺席就使其成为舆论场上的“弱势群体”,甚至被人为标签化。

  除了舆论场上的失语以外,在公共治理、公共服务等利益诉求与表达方面亦是如此。从报告中可以看出,除了因为年龄等客观因素导致不能使用互联网外,大多数非网民群体的收入、文化水平都较低,多属于社会弱势群体。虽然有些“幸运”的非网民弱势群体得益于网络,成为“网红”之后,爱心人士通过捐款捐物为他们织起一张临时的保护网,相关部门也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但,靠“幸运”显然并非长久之计。

  如何让接近6亿的非网民成为网民,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关部门也一直在努力。包括,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另外,前不久,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网络扶贫的实施方案(2018-2020年)》,提出到2018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目标提前完成;到2020年,全国12.29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比例超过98%。

  可以预见,中国的非网民最终将逐渐成为网民。但在非网民仍有庞大体量的今天,他们的利益以及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鸿沟绝对不容忽视。

  对于这一群体,相关部门应该避免他们因不能上网而被公共资源排除在外,也不能他们在网上的失语,在公共资源分配上有所偏差。特别是,当前各级政府都在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一过程中,更不能冷落体量庞大的非网民群体。毕竟,只有做到“线上线下”兼顾,实现公共服务全覆盖,才能切实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在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下,公共政策的制订者尤其应该穿透表象,未雨绸缪。

  之前,舆论场上也曾出现过关于随着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导致一部分人选择窄化的讨论。最典型的如网约车时代,老年人出现扬招难的现象。但是,这些讨论不外乎针对单一群体、单个问题的就事论事的讨论。接下来,不妨把接近6亿的非网民当成一个整体,多想想“非网民”整个群体的需求,并以此提供相应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避免本已弱势的他们,又成为“技术难民”以及线上的“弱势群体”。

标签: 网民;群体;互联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城镇地区;发展状况;公共服务;宽带网络;农村地区;弱势群体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