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科技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科普要跟上!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作者:邱成利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03日 09:30:00

更多

科技创新不是少数人的事,科普要跟上!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对创新发展的新阐述、新贡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对科学普及工作的充分肯定,对广大科普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当前全党全社会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靠科技创新,基础在于科普工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是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科学技术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科学普及只有广泛开展并惠及群众,才能为科技创新提供雄厚的基础和适宜的环境。因此,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大力开展科学科普,帮助社会公众理解、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激发公众的科技兴趣和创新热情,紧密团结和依靠社会公众特别是科技工作者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无疑将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点任务。

  不难发现,世界科技强国,公民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也是与之相应的,正是后者,为其成为创新型国家,乃至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譬如北上广,恰恰也是国内最重视科学普及的城市,是人均年科普专项经费投入最高的城市,也是国内拥有科普场馆最多的城市。这对于那些重视科技、轻视科普,急于求成的城市领导者也许是个警示或启示吧。

  事实上,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已经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值得一提的是,自国务院2001年批准举办以来,“科技活动周”始终坚持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贴近社会公众实际需求和日常生活,开展了大量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科普活动,直接参与活动人员超过13.6亿人次,已经成为展示创新魅力、推动科学普及的重要平台,成为一项公众参与度高、范围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科普品牌,很多经验值得进一步推广。当然,科普工作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公众的迫切需求,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科普教育方式,提升科技传播水平,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厚植创新土壤,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学普及是面向公众的科技活动,参与、体验、互动是其突出特点。做好科普工作,当前尤其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创新文化的精髓和核心。要弘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坚持学术民主、鼓励探索、宽容失败,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氛围。

  二是要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促进科技与教育、文化等有机结合,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科普服务。要贴近百姓生活需求,积极开展低碳生活、节能环保、食品健康、应急避险等科普活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广大公众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三是要加大科技资源开放。科研机构、大学向社会开放开展科普要成为常态,各类科研设施、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要向公众开放,丰富科普展教资源,让公众分享创新的喜悦。

  四是要创新科学传播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普及科技知识,全面、及时、准确、生动传播科学技术,再现科研活动的精彩瞬间,展现国家重大科学装置的魅力,扩大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提高公众科技意识,促进公众理解科学、支持科技创新。

  要实现创新发展,必须转变发展观念,理性看待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的关系。科学普及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只有夯实科普的基石,科技创新才能如同金字塔般坚固矗立;如果仅将科技创新变成少数人的事,如同中国古塔式,那是很难坚固高耸的。各地各部门应结合区域特点和自身职能,精心组织好群众性科技活动。科技工作者也应把科学普及和传播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努力传播科学知识。广大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重视科技、轻视科普”的思维必须扭转,科技创新绝对不是少数人的事,科普要尽快跟上。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让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在社会蔚然成风,大幅提升公众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形成支持创新、鼓励创新、参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撑。

  (作者系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处长、管理学博士)

标签: 科技创新;科普;创新;科学精神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