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超市偷东西就合理了吗?
来源:红网
作者:邓海建 责任编辑
杨静涛
2016年06月04日 07:44:00
一个“惯偷”,不等于不是好母亲;而扶困救弱,不等于连僭越底线的糊涂都当了恩赐。基于制度的反思,基于人性的悲悯,基于秩序的理性——在公共事件上,需要的是清清爽爽的“独唱”,而不是拉拉扯扯的“和声”。
这一次的剧情反转,很多人从情感上不太接受:一点杂粮、一个鸡腿还有两本儿童读物,这是5月31日一起超市盗窃案的所有被盗物品。嫌疑人是一位80后妈妈刘女士,这一切只是为了生病的孩子。“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几乎感动了所有人,短短两个多小时,公益捐款就超过了30万元。
然后就是有媒体白描了另外的真相:当时刘女士的偷窃行为并没有被监控拍下。但店员能及时发现并报警,是因为刘女士之前,曾多次涉嫌在店里实施偷窃。用超市营业员的话说,“她已经到我们超市两到三次了,之前我看她在我们超市拿的白糖,拿的什么东西,我就没逮她。”
画风逆转,世态纷繁。“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与“最伟大的母亲”之间,显然没有臆想的逻辑关联。不过,令人担心的是事件起承转合后的舆情“网意”:有人说,“都是被逼的,说真的,要是惯偷肯定偷值钱的”;还有人说,“怎么反转了?没看人家偷的是白糖和菜吗?因为老公跑了,她一个带生病的女儿,那种金钱和生存的压力是你们能体会的吗?”更有人断论,“这超市员工是要逼死人啊”……这些饱蘸情绪的捣糨糊式言论,将一个生动而现实的母亲,活生生逼上了道德的神龛。
一个“惯偷”,不等于不是好母亲;而扶困救弱,不等于连僭越底线的糊涂都当了恩赐。基于制度的反思,基于人性的悲悯,基于秩序的理性——在公共事件上,需要的是清清爽爽的“独唱”,而不是拉拉扯扯的“和声”。
孩子的大病救助,是制度亟待兜底的事。根据此前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仅在去年6月至今年5月期间,各部门就共计出台30项文件以促进儿童福利。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儿童节连个鸡腿都吃不到?为什么有的孩子上学还要冒着生命危险爬天梯?用句时髦的话说,孩子们的获得感,恐怕才是一个社会的良心和底线。而对于这样一个母亲,道德攻击固然有点不人道,但基于公序良俗之上的诘责,也是负责任的态度。偷东西就是偷东西,就像刻章救妻的故事一样,不能一善遮百丑。
不能说,因为孩子亟待拯救、因为人生际遇悲苦,“逼”上超市,就有了无上的理由。私力救济的边界在哪里?生存权益的底线在何处?这都是些严肃的议题,不能靠想当然的情感推论来搅和。刘女士的低保,新农合的报销,在相对天价的医药费面前,确实可能是杯水车薪。但问题是:制度的BUG与制度不作为,并不是一回事。救孩子,不能不择手段,违法就是违法,如果“偷鸡腿”还有什么正能量可言,那么,法律就成了“糊涂蛋”,最后,受损的还是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细节的落差,令人唏嘘。我们不做“道德卫士”,但也不该在是非标准上如此“网开一面”。不然,更多在大医院连铺位都租不起的母亲,会不会群起而效仿呢?更重要的是,“偷鸡腿”的母亲固然让人心疼,在超市打工的老阿姨,也不是强势群体——如果后者因为失窃而遭“罚赔”,莫非就是活该、就是应该的?
一句话,救孩子、体谅母亲,与谴责偷盗行为,不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关系。
标签: 超市;母亲;孩子;底线;制度;鸡腿;道德